本文转自:济南时报结婚前的合影写下281封信的10个笔记本□济南时报·新黄河客户端记者 ...|281封信里的爱情传奇( 三 )


任建新说 , “当然 , 透过母亲信中对父亲和我们子女的依恋 , 也能看到母亲柔弱、内向的一面 , 甚至能感受到一些传统道德伦理对她内心的影响 。 母亲9岁失去了亲娘 , 新中国成立初期高中毕业并参加工作 , 一生因家庭出身等历史问题而谨小慎微、任劳任怨 。 她二十几岁就提出入党申请 , 却历经波折 , 直到五十多岁才加入党组织;她服从组织分配 , 从一名市政府机关干部到下放农村劳动 , 再到去企业工作 , 最后在一个集体小厂退休 , 毫无怨言 。 母亲不是那类天生独立、敢作敢为、出类拔萃的卓越女性 , 而是一个善良、和气、内敛、认真 , 既工作又持家的普通知识女性 。 或许也正是由于她的普通 , 其信中反映出的那些传统与现代、坚守与扬弃、老人所盼与子女所能等矛盾 , 才更有普遍性 , 更能引起人们的深思 。 ”
“十年生死两茫茫 , 不思量 , 自难忘 。 ”任建新觉得 , 在今天外面的世界越来越五颜六色、爱情越来越被当作游戏和快餐 , 婚姻、家庭的解体越来越成为一种常态的社会背景下 , “像父母那样深爱一生、情投意合、生死不渝的伴侣 , 更是一种传说和故事 , 然而又是那么真实地发生在我们身边 , 存在于我们平凡的生活中 。 ”
“任远先生是我平生遇到的最具爱心、最谦慎朴诚的仁者 。 而梁老师则是最令我仰视的 , 将清平年景、普通人家、惯常日子书写成爱情传奇的作者 。 ……任远先生幸运地遇到了梁老师 , 他们的爱情幸而被梁老师记录下来 , 我们有幸得以读到 。 ”在为《淡淡墨香中的陪伴》所写的“代序”《我们感受到了您的爱》一文中 , 周长风先生还特别写下了自己读完这281封信后写下的一首诗 , 以表达对梁老师和任远先生品行的思念和赞美、对他们爱情的惊叹与仰慕——“何止情深到白头 , 仙凡永隔亦悠悠 。 思笺三百无从寄 , 留于后人嗟不休 。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