褐煤的特点,煤是如何分类的?( 六 )


无烟煤:高固定碳含量,高着火点(约360~420℃),高真相对密度(1.35~1.90),低挥发分产量和低氢含量 。除了发电外,无烟煤主要作为气化原料(固定床气化发生炉)用于合成氨、民用燃料及型煤的生产等 。一些低灰低硫高HGI的无烟煤也用于高炉喷吹的原料 。
贫煤:煤烟中煤级最高的煤,它的特征是:较高的着火点(350―360℃),高发热量,弱粘结性或不粘结 。贫煤主要用于发电和电站锅炉燃料 。使用贫煤时 , 将其与其他一些高挥发分煤配合使用也不失为一个好的途径 。
贫瘦煤:挥发分低,粘结性较差,可以单独用来炼焦 。当与其他适合炼焦的煤种混合时,贫瘦煤的掺入将使焦炭产品的块度增大 。贫瘦煤也可用于发电、电站锅炉和民用燃料等方面 。典型的贫瘦煤产于山西省西山煤电公司 。
瘦煤:中度的挥发分和粘结性,主要用于炼焦 。在炼焦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一些胶质物,胶质层的厚度为6―10mm 。由瘦煤单独炼焦产生的焦炭,机械强度较高但耐磨强度相对较差 。除了那部分高灰高硫的瘦煤,瘦煤经常与其他煤种混合炼焦 。
焦煤:有很强的炼焦性,中等的挥发分(约16%―28%),焦煤是国内主要用于炼焦的煤种 。由焦煤炼成的焦炭具有非常优良的性质,焦煤主要产于山西省和河北省 。
肥煤:中等或较高的挥发分(约25%―35%)和很强的粘结性,主要用于炼焦(一些高灰高硫的肥煤用来发电) 。与其他煤级的煤相比,肥煤一般具有较高的硫含量 。
1/3焦煤:介于焦煤、气煤和肥煤之间,具有较高的挥发分(类似于气煤),较强的粘结性(类似于肥煤)和很好的炼焦性(类似于焦煤) , 这也是它被称为1/3焦煤的原因 。1/3焦煤由于其产量高而主要用于炼焦和发电 。
气肥煤:高挥发分(接近于气煤)和强的粘结性(接近于肥煤),它适用于焦化作用产生的城市燃气和与其他煤种混合炼焦以增加煤气、焦油等副产品的产量 。气肥煤的显微组成与其他煤种有很大的差异,壳质组的含量相对较高 。
气煤:很高的挥发分和中度的粘结性,主要用于炼焦和发电 。典型的气煤产于辽宁省 。
1/2中粘煤:过度煤级的煤,在中国它只有很小一部分的储量和产量 。其特征与一些气煤和弱粘煤类似 。
弱粘煤:煤化程度较低或中等煤化程度的煤,其粘结性很差 , 不能单独用于炼焦 。由于其特殊的成因,弱粘煤具有较高的惰性组含量 。典型的弱粘煤产于山西省大同市 。
不粘煤:早期煤化阶段曾被氧化过,因此它具有低发热量的特点 。主要用于发电、气化和民用燃料等 。不粘煤主要产于中国的西北部地区 。
长焰煤:煤化程度是所有烟煤中最低的 。由于其燃烧时火焰较长而被称为长焰煤 。主要用于发电、电站锅炉燃料等 。辽宁省的长焰煤储量是全国最大的 。
褐煤:所有煤中最低级的煤,其特征是高水分,高氧含量(约15%―30%),并含有一些腐植酸 。主要用于发电和气化 。
附加:中国的煤炭资源
(1)煤炭种类
在漫长的地质演变过程中,煤田受到多种地质因素的作用;由于成煤年代、成煤原始物质、还原程度及成因类型上的差异,再加上各种变质作用并存,致使中国煤炭品种多样化 , 从低变及程度的褐煤到高变质程度的无烟煤都有储存 。按中国的煤种分类,其中炼焦煤类占27.65% , 非炼焦煤类占72.35%,前者包
括气煤(占13.75%),肥煤(占3.53%),主焦煤(占
5.81%),瘦煤(占4.01%) , 其它为未分牌号的煤(占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