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丹 “学术骗子”于丹爆红和没落幕后( 二 )
文章图片
为了培养于丹,老师是煞费苦心 。
不仅在课堂上时时关照,下了课还塞给她许多书籍 。
有一次,于丹去老师家交读书卡片,那是一个破破烂烂的胡同里,只有两件低矮的房间 。
但是老师的书房里,全是手写的卡片,还有满墙的书 。
那一瞬间,于丹浮现出了两个字:文人和文化 。
在那过后,于丹悄悄许了个心愿,考大学,未来成为和老师一样的人 。
可是,十四五岁的于丹,怎么也没想到,后来的自己,会红透半边天 。
在老师的助推下,于丹中考成绩一飞冲天,直接考上了远近闻名的北京四中 。
于丹笑了,老师却哭了,因为于丹去了北京四中,他的梦就碎了 。
不过,这位老师还是选择了成全:“我等了多少年才等到她呀,但为了孩子,让她去,我祝福她 。”
文章图片
1980年9月,于丹跟着入学队伍,正式成了一名高中生 。
在北京四中浓厚的学习氛围中,于丹终于发现了自己的潜能 。
信心大增的她,驱散了阴霾,风风火火准备高考 。
还别说,于丹的考试运真的旺盛至极,轻而易举就考上了北京联合大学 。
拿到录取通知的时候,她把数学课本撕成了一条一条的 。
这一年,于丹父亲有机会晋升,但他主动请求离开国务院办公厅,平调中华书局 。
理由很简单,他说:“我最大的心愿就是退休前为孩子多留些书籍 。”
文章图片
在清贫的中华书局,父亲兴冲冲地用自行车往家里驮《论语译注》和《庄子今注今译》 。
望女成龙的老父亲,怎么也没想到,这两本书会在将来把于丹推上神坛 。
不过,上大学的于丹,还没深究论语和庄子,就先放飞自我了 。
03
在学校,于丹可是个风云人物 。
从组织活动到学生会,处处都有她的身影 。
不过,读万卷书的她,最痴迷的还是行万里路 。
每到假期,于丹就满世界的跑 。
揣着200块钱,就敢奔向新疆,闯荡沙漠 。
文章图片
这样风风火火的于丹,很快撞上了桃花运 。
一个叫乔达峰的同学,对于丹心动不已 。
这个乔达峰,家中兄弟四个,工人家庭,一贫如洗 。
作为老大的他,只能一边兼职,一边完成学业 。
不过,家境悬殊,也没能阻挡这两个人惺惺相惜 。
共同的爱好和三观,他们小手一牵,就牵到了婚姻殿堂 。
1989年,于丹研究生毕业,被分配到中国文化研究所,和于丹的古典文学专业十分对口 。
但还没等于丹高兴多久,就遇到了要下放的新政策 。
就这样,于丹被分配到了艺术研究院下属的印刷厂,位于北京南郊一个叫柳村的小地方 。
这个下放可不是闹着玩的,于丹是带着户口下去的 。
如果表现好,可以被调回研究所,如果表现不好,那就不知道要在柳村呆多久了 。
对从小养尊处优的于丹来说,下放的日子,简直不是人过的 。
在柳村,于丹和别的学校分配来的硕士毕业生,一行九个人,开始在印刷厂干活 。
每天,男生负责扔纸毛子,女生负责用汽油擦地下的油墨 。
后来,于丹又被分配去干“闯活儿”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林庆昆|《完美伴侣》“离婚了,我就没有家了!”林庆坤为何是这个反应?
- 真正的友情,从不喧哗
- 怎么放下一个很爱的人,如果你还没放下,不妨也可以看看
- “抠门9年”攒下两套房,真正的人间清醒是这样吗?
- 小熊与白生文字中一样的句子:花自向阳开人终向前走,是巧合吗?
- 爱上你 如何让女人爱上你?这个“稀缺能力”,普通男人要学会
- 备胎 “我有备胎,等玩够再嫁也不迟”女人自信过头,想嫁才知已成笑话
- 渣男 《2022年渣男语录合集》:“既不成全你,也不放过你”
- 过年 “你媳妇回娘家过年,咱家20来口人的年夜饭谁做”“我没媳妇了”
- “草包”领导一上任,就喜欢大肆做这3件事,无一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