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义性 正视历史,从各种被赋予“正义性”的诡辩当中探究其深层原因( 二 )
在中国方面,作者将中国近代民族国家的构建过程,按照民族主义的觉醒划分为五个阶段逐一进行阐述,以甲午战争为起点,从面临着“亡国灭种”的列强瓜分中国时期,到辛亥革命前夕的清末新政改革时期以及后来正式进入辛亥革命之后,再到经历了反日运动、五四运动的中国近代民族主义普遍觉醒期,直至国民革命觉醒期,在这五大阶段中中国分别面临着不同的问题,而日本对于各个问题也做出了不同的判断和对策,以此构成其对华观的核心内容 。
文章图片
在当今社会,我们可以非常明显地感受到舆论的力量,其实在近代日本对华观的演化过程中,“民间舆论”也曾是一把隐形的“利器”,譬如当时日本大多数主导民间舆论的知识分子,就曾用“文野之战论”赋予甲午海战这样一场极具侵略性质的战争以“正义性”,这听起来匪夷所思的诡辩,在当时却以甲午战争“是文明开化之谋求者与阻碍者之间的战争”的说法让这场侵略战争的胜败被冠冕堂皇地宣扬成“文明之胜败”,不仅在日本民间极具煽动性,甚至蛊惑了很多当时的进步人士,而当时中国军队的纪律涣散、官员的腐败无能,无不被日本加以大肆宣扬、丑化,作为“日本文明、中国野蛮”的论证,以及战争“正义性”的理论支撑 。
与此同时,早在19世纪80年代既已兴起“东亚盟主”意识日本在甲午战争之后,更是认为该将长期主导东亚地区国际秩序的中国取而代之,由此而衍生的“中国亡国观”、“中国分割论”、“中国保全论”等各种观点开始逐渐产生 。
“落后就要挨打”,这是无论在哪个时代都应明确的道理,但是,这并不能用来作为“改造落后国家”的口号而发动侵略战争的借口,更不是以推动文明进程、建立国际秩序为掩体的诡辩 。然而,我们也必须正视日本对华观发生转变的深层原因,正视曾经的自视过大、故步自封所带来的落后,建立起真正的文化自信、民族自信 。
【正义性 正视历史,从各种被赋予“正义性”的诡辩当中探究其深层原因】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世界上,6个已经消失的国家
- 齐宣王 历史上有名的“丑女”,大龄剩女,她凭什么坐稳王后的宝座?
- 一撇一捺写个人,一生一世学做人,打开历史的书,点亮信念的灯
- 喝酒改变了历史
- 揭秘历史无法解释的12个惊人巧合!
- 中国历史上两次大阅兵!一次震撼亚洲!一次震撼全世界!
- 王冰冰 王冰冰塌房了?网友热评:什么黑历史,这是励志,是逆袭好不好?
- 陈忱|新锐悬疑作家陈忱点评“王力宏事件”:我们应该正视女性与婚姻的关系
- 中国近代最强老师,真正的旷世通才,但历史书上却没有他的名字
- |《王牌部队》顾一野学了个寂寞!不存在的“陆军学院”有何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