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罗庚 华罗庚“哄抬物价”,一支棉线报价853729,买家被吓,父亲要打他( 二 )


由于痴迷数学 , 华罗庚做生意时常出错 , 有时拿错顾客想要的东西 , 有时给顾客找多了钱 。
有一天 , 杂货铺进来一位老乡 , 问:“多少钱一支线?”
华罗庚正在计算一道数学难题 , 一时入了迷 , 头也不抬脱口而出“853729!”
老乡一听 , 吓了一跳 , “一支棉线怎么会值这么多钱?”
坐在一旁的父亲华老祥赶紧走过来解释 , 可老乡还是怒气冲冲地走了 。
华老祥又气又急 , 一把抢到华罗庚的算习题 , 就要往火炉里扔 , 华罗庚见状赶紧拿起书本离开 。
后来只要华老祥看见他读书 , 直接就动手抢 , 弄得华罗庚把书本东藏西藏 。但华罗庚并没有因为父亲的反对 , 而动摇自学数学的决心 。
只要父亲外出 , 华罗庚就会偷偷把书拿出来读 , 在“分秒必争”的学习中 , 他对数学的兴趣越来越浓 。
华罗庚 华罗庚“哄抬物价”,一支棉线报价853729,买家被吓,父亲要打他
文章图片
1926年 , 苏家驹发表论文《代数的五次方程式之解法》 , 震惊了整个数学界 。因为早在1816年 , 数学家阿贝尔已经证明五次方程式不可解 。
受到苏家驹的启发 , 华罗庚开始研究代数的五次方程式 , 经过一个月的反复验算 , 他发现阿贝尔的观点条理清晰 , 无懈可击 , 反而苏家驹的解法存在一个错误 。
他想写一篇文章阐述自己的观点 , 但没写几行就停笔了 , 他担心反驳大名鼎鼎的教授会引起麻烦 。
是王维克老师鼓励他:“就是圣人也难免有错 , 只要你讲得有道理 , 苏教授会赞同的 。你不必担心 , 认真去做吧!”华罗庚才把文章写好 , 寄给了上海的《科学》杂志社 。
1930年底 , 《科学》期刊以来件的形式 , 发表了《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之理由》 , 引起了强烈反响 。
华罗庚 华罗庚“哄抬物价”,一支棉线报价853729,买家被吓,父亲要打他
文章图片
清华算学系的著名教授熊庆来看到了这篇文章 , 禁不住拍案叫绝 , 他被华罗庚的谦逊与智慧所折服 , 四处打听华罗庚是什么人 。
但他查遍了清华大学的归国留学生名录 , 也没有找到这个“华罗庚”来 。
直到数学系一位来自金坛的助教听到后 , 告诉熊庆来:“华罗庚只是一名初中毕业生 , 在金坛中学当庶务员 。”
熊庆来一听更激动 , 他极力跟学校有关部门争取 , 希望能聘任华罗庚 , 给这个刻苦自学的年轻人一个机会 。
几经周折 , 校方终于答应了熊庆来的请求 。
华罗庚 华罗庚“哄抬物价”,一支棉线报价853729,买家被吓,父亲要打他
文章图片
华罗庚 华罗庚“哄抬物价”,一支棉线报价853729,买家被吓,父亲要打他
文章图片
锲而不舍 , 研习数学
1931年8月 , 华罗庚背着行李、拄着拐杖 , 走进清华大学 。
能走进这个高等学府 , 华罗庚倍感珍惜 。他每天只睡四、五个小时 , 除了工作以外 , 剩余的时间都用来钻研数学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