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栋情感 为了孩子未来的幸福,请不要替代孩子成长( 二 )


有不少家长困惑 , 我为孩子做了这么多 , 这孩子怎么这么不孝顺 , 不知道心疼我 。 有人还说 , 你认认真真给孩子做早饭 , 坚持12年 , 我不信将来孩子不爱你 , 不孝顺 。 而我却说 , 事情正好相反 , 只有帮你做 , 才懂得爱你 , 养儿才知父母恩就是真理 。
那么我们应该为孩子做些什么?
我们要做孩子的协助者 。 协助就是处于从属地位 , 在需要帮助时搭把手 , 不需要帮助时一边看着就可以了 。 什么事情需要帮助 , 孩子独立不能完成的事要帮助 , 孩子做的事情有危险要帮助 , 除了这样的事没有什么具体的操作需要我们帮助的 。
我们要做孩子的支持者 。
孩子想学什么 , 想做什么 , 只要不是坏事 , 你都要表明立场 , 成为孩子的坚定的支持者 。 特别是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 , 遇到伤害的时候 , 一定要和孩子站在一起 。 不要因为孩子丢了家长的脸就跑到孩子的对立面去 。
当然 , 我们别忘了 , 和孩子站在一起不是和孩子一起不讲道理 。我们要做孩子的引导者 。 做孩子的引导者是最为重要的 。 孩子来到学校 , 进入社会 , 会有许许多多的困惑 , 苦恼 , 怎么引导 , 确实需要学问 。 家长要帮助孩子处理来自方方面面的信息 , 肯定正面信息 , 剔除负面信息 , 正确看待中性信息 。 比如 , 孩子说 , “谁谁买了一双耐克鞋 , 花了1000多 。 ”你要说 , “父母也可以给你买 , 但是如果是你将来自己买的你会更自豪 。 人的外表穿什么不重要 , 重要的是人要有学问 , 有品行 , 有内涵 。 ”比如 , 孩子蔫头耷脑地说没考好 , 你要说 , “你没考好很伤心 , 这一点爸妈可以理解 。 但是再难过也改变不了这个结果 , 只有勇敢面对 , 找出自己的问题所在 , 下次才有进步的可能 。 ”比如 , 孩子问你是学声乐好呢 , 还是学绘画好呢?“那可是你自己的事 , 你自己决定吧 。 ” 孩子的成长是孩子自己的事 , 我们只能协助 , 不能代替 。
家长的代替会在孩子心中埋下愤怒的种子 。 因为潜意识里孩子会觉得自己不是一个独立的人 。 家长的代替也会影响孩子能力的发展 。 有的家长不放心孩子 , 孩子往往就会在无形中接受父母投给孩子的这种担心和不信任 , 长此以往孩子就会真的认为:我不行 , 有问题我得请教爸爸妈妈 。
切记 , 孩子不是一开始就认为自己不行 , 而是接受了父母给他的信号才会这样认为 。
孩子的成长需要体验 。 有意识让孩子从小吃点苦、受点罪、跌几个跟头 , 这样不仅可以丰富孩子的社会经验 , 更重要的是 , 使他在挫折中悟出道理、锤炼本领 , 为人生的成长积累面对挫折的勇气和独立处理问题的良好心理素质 。 家长不能代替孩子的成长 。
十大溺爱行为 , 扭曲孩子性格!
“溺” , 词典上解释为“淹没”的意思 。 人被水淹没了叫“溺毙” , 如果父母的爱流横溢泛滥起来 , 那也会“淹没”孩子的 , 这就是溺爱 , 是一种失去理智 , 直接摧残儿童身心健康的爱 。
1、过分注意
一家人时刻关照他 , 陪伴他 。 过年过节 , 亲戚朋友来了嘻笑逗引没完 , 有时大人坐一圈把他围在中心 , 欢迎孩子表演节目 , 掌声不断 。 这样的孩子认为自己是中心 , 确实变成了“小太阳” 。 家里人都要围着他转 , “人来疯”特别严重 。
2、特殊待遇
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高人一等 , 处处特殊照顾 , 吃“独食” , 好的食品放在他面前供他一人享用;做“独生” , 爷爷奶奶可以不过生日 , 孩子过生日得买大蛋糕 , 送礼物 。 这样的孩子自感特殊 , 习惯于高人一等 , 必然变得自私 , 不会关心他人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