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翘课”的婆婆


婆婆|“翘课”的婆婆
本文图片
◎李秀芹
阿优的婆婆老宅装修 , 要搬来阿优家住一段时间 。 原来婆婆在乡下住 , 阿优和丈夫一个月回婆婆家一两趟 。
阿优每次回到婆婆家 , 吃顿饭便走 , 和婆婆的交流也仅限于客套问候 , 聊聊饭菜 , 聊聊天气 , 聊聊孩子 , 短暂的相处时光很快就过去了 。 如今婆婆要来长住一段时间 , 低头不见抬头见地朝夕相处 , 怕哪句话说错了 , 影响婆媳关系 。
有同事给阿优出招 , 等婆婆来了 , 可以教她使用智能手机 , 教她用手机打车、叫外卖、购物 , 也可以把自己看到的有意思的短视频和段子发给她看 , 消除代沟最好的方式是让老人融进自己的生活 , 代沟没了 , 自然聊得来了 。 阿优婆婆有智能手机 , 也有微信 , 但她只会接视频通话和语音通话 , 不会主动联系别人 , 现在婆婆来了 , 阿优正好有时间手把手教她 。
婆婆来了后 , 阿优开启了婆婆的智能之路 , 老年人接受新鲜事物慢 , 阿优决定一周教婆婆一点 。 一周后 , 婆婆终于学会用微信联系亲朋了 , 再一周 , 婆婆学会了发朋友圈 , 又过了一周 , 婆婆会刷短视频 , 阿优决定再花一周时间教婆婆网购 。 但阿优发现婆婆开始躲着自己 , 晚上吃完饭 , 婆婆收拾完碗筷就下楼去遛弯了 , 阿优想 , 小区广场上有跳广场舞的 , 婆婆去跳跳舞锻炼一下也挺好 。
可有一次阿优下楼发现婆婆独自一人坐在小广场的椅子上发呆 , 连续跟踪了几个晚上 , 阿优发现婆婆总坐着发呆 。 阿优从小姑子口中得知 , 婆婆对“智能手机课”学着非常吃力 , 也不感兴趣 , 不学又怕儿媳不高兴 , 这才硬着头皮学的 。 谁知道学无止境呀 , 每天学习自己不喜欢又用不到的东西 , 真是太吃力了 , 这才选择了“翘课” 。
婆婆不爱跳广场舞 , 也不擅交际 , 更不愿与同龄人说家长里短的事 , 在新环境里交到老闺蜜也有难度 , 看到坐在小广场上 , 缩着脖子熬时间的婆婆 , 阿优陷入了深深的自责 。 她跟丈夫谈起这些 , 丈夫说 , 干吗非逼着老人跟年轻人学东西 , 难道老一辈人身上就无东西可学吗?
这句话点醒了阿优 , 婆婆会种地、会裁剪衣服、会编织毛衣 , 还会钩帽子 , 这些阿优统统不会 。 于是阿优开始拜婆婆为师 , 先把阳台利用起来 , 在花盆里种菜 。 一提种菜 , 婆婆来了精神 , 她说 , 即便种一盆菜 , 也须遵循二十四节气 , 什么季节播种什么蔬菜 , 都有规矩 , 农业这本书学问大着呢 。
阳台这块菜地播种完后 , 阿优把家里不穿的旧衣服翻出来 , 跟着婆婆学裁剪 , 给家里的猫咪做了好几身猫衣服 , 时尚又好看 , 阿优发到朋友圈后 , 好几个人都找阿优给自家的猫主子定做衣服呢 。
【婆婆|“翘课”的婆婆】阿优做手工上瘾了 , 自从把婆婆的女红技术学到手后 , 她把家里的旧毛衣毛裤都拆了 , 给家里的沙发和椅子都织了“衣服” , 连家里的家电都穿上了毛外套 。 阿优还把家里的旧床单裁剪成布条儿 , 用缝纫机扎成布绳子 , 再用钩针钩成了坐垫 。
现在阿优下了班 , 吃完晚饭 , 便和婆婆一起做一会儿手工活儿 , 婆媳搭配 , 干活不累 。 因为和婆婆有共同的爱好 , 婆媳俩的话题也自然多了起来 。
开始阿优向婆婆学习耕织技术 , 是为了让“翘课”婆婆安心回家 , 可学着学着 , 阿优发现种菜和做手工让自己放下了手机 , 眼睛和大脑都得到了放松 , 是非常好的解压方式 , 阿优慢慢喜欢上婆婆的爱好 , 婆媳关系也因此融洽了许多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