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刘星 心理学角度解读:李云迪,不转发就体面了?


心理咨询师刘星 心理学角度解读:李云迪,不转发就体面了?

普通大众嫖娼都是得被处理的 , 更何况公众人物?无论是谁 , 嫖娼本身就是违法的 。 从心理学角度 , 客观来看 , 这其中究竟发生了什么?
【心理咨询师刘星 心理学角度解读:李云迪,不转发就体面了?】第一、性是基本生理需求 。 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 性跟食物、空气、水、睡眠一样 , 是最基本的需求之一 。 性冲动或者说性关系这本身不是什么问题 , 就像不能说自己吃饭不对一样 。 李某的性需求 , 也被理解 , 但是对象搞错了 , 他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伴侣 , 哪怕是女朋友 。
第二、了解李某人格的多样性 , 但不理解、也很难宽容 。 人格的多样性 , 不仅体现在世界上存在形形色色的人 , 还表现在一个人本身就是会有多面性:在单位严谨、苛责、认真的技术男 , 可能在家就成了温柔又宽容的宝爸 , 成了不修篇幅的丈夫 。 李某在大众视野中是钢琴天才、钢琴家 , 也会有生活中散漫、肆意的一面 。 只是 , 一切有度 , 需要在法律和道德的范围内行事 。
当然也有过了“度” , 但还在法律和范围内的——抑郁症、强迫症、焦虑症、失眠症等心理问题 。 它们是过了心理平衡、平稳的尺度 , 虽然不违法、不给社会造成不良影响 , 最终危害的是自己的身心健康 。 自己跟自己斗、能好受得了吗?
最后 , 希望我们每个人 , 都能了解自己、清楚自己能做什么 , 这也是认知行为疗法治疗中的“核心信念” 。 希望好好照顾自己的同时 , 行事利他行为 , 利他就是利己 。
感恩!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