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养 “不孝,留学生,裸照,求包养,北大”,摘掉标签之后是心酸( 二 )


比如 , 爸爸因为睡觉起来晚这件事 , 循循善诱的教育女儿 , 并认为作为父亲有教育子女的责任 , 我听到这里的时候就觉得窒息了 , 现在是起床早晚的问题吗?整个视频里最大的问题 , 难道不是身为子女 , 这样和父亲说话 , 才是最严重也最紧迫需要处理的问题吗?
而这位父亲 , 完全没有意识到孩子说话口气和态度的恶劣 , 是比睡觉早晚问题更严重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 说到底是因为 , 他可能熟悉了这种模式 。
并且这位父亲 , 在女儿多次无理取闹 , 进行言语攻击时 , 全程选择“自证清白” , 再次回到那个模式 , 无论你怎样表现 , 我都要时刻是个“好人” 。
在另一段视频中 , 女儿因为父亲一个人吃完了一锅菜 , 没有给自己留菜 , 再次陷入歇斯底里 。
做父亲的居然是劝告她 , 我在工作 , 你要吃东西我可以给你钱 , 如果你让我没法工作 , 我也没办法挣钱给你花 。
这就是潜在的将自己的价值 , 仅仅定义在金钱供养者的地位 。
以至于此后多次对话内容 , 老父亲能说出的最狠的话 , 也无非是不给你钱 。
女孩的无理取闹 , 大肆辱骂只是表象 , 内里的家庭秩序失调 , 亲子关系畸形 , 才是造成这一切的症结所在 。
而当一个孩子 , 从小没有被教导基本的家庭秩序时 , 出门在外 , 也没有基本的社会秩序概念 , 换言之 , 她不是一个疯子 , 她是有社会功能障碍的人 。
02
可能因为我自己是妈妈 , 且是一位高敏感妈妈 , 有一个高敏感女儿的缘故 , 让我始终更容易对孩子保持共情 , 换言之 , 我确实在立场上更偏向孩子多一点 , 哪怕是23岁的女孩 , 已经不能以孩子自居了 , 但在和她父亲的对话过程中 , 尤其是一丁点的小事 , 她居然那么歇斯底里 , 那么委屈愤怒时 , 我为她这样理所当然的愤怒感到悲哀 , 也感受到一个社会功能障碍者的无能 。
我再次重申 , 这篇文章只做心理分析 , 不做道德审判 , 并且因为我自己是个母亲 , 我清楚孩子有自己的天性 , 同时也是父母后天塑造的 , 所以看到一个孩子变成残次品 , 变得如此糟糕 , 我内心第一感受不是可怜她的父母 , 而是为她感到可惜 。
刚出生的时候 , 是张白纸 , 23年后 , 连块叉烧都不如 。
太可惜了 。
但我们旁观者 , 或许能从中吸取教训 , 所以这篇文章 , 也是我自己作为母亲 , 看了一些育儿书 , 观察周围诸多幸与不幸 , 最后借着这个悲剧 , 分享的一些看法和经验吧 。
在《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里 , 有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 。
“如果没有人性情感的调和 , 智慧与教育根本毫无价值 。”
而何谓人性情感的调和呢?作为孩子榜样的父母 , 怎样才能给孩子做好人性情感的调和呢?
亲密的亲子关系是基础 。
一个孩子肯听大人话 , 愿意信任敬重父母 , 底色一定不是因为怕 , 而是因为爱 。
我因为爱你 , 所以你说的话 , 我能听进去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