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品想美白,这些成分别用错
经过一整夏的暴晒 , 你的皮肤是否黑了几度?美白始终是爱美人士的追求 , 民间亦有“一白遮百丑”的说法 。 为了更安全健康地美白 , 近几年“成分控”大行其道 , 你是否也是其中一员?下面就来聊聊美白成分那些事 。
维生素C及其衍生物
维生素C是最早被认定为安全且有助于黑色素淡化的口服药物 。 作为化妆品添加剂 , 维生素C中只有左旋维生素C能被皮肤吸收利用 , 然而左旋维生素C相当不稳定 , 极易被氧化 , 难以保存 , 所以美白产品中普遍添加的是性质较稳定的维生素C衍生物 。
注意不要把维生素C直接涂抹于脸上 , 既无法真正起到美白作用 , 还有可能会刺激皮肤 。
果酸类
此类成分为角质剥脱剂 , 可快速让角质细胞脱落 , 存在于角质细胞内部的黑色素也可一并脱落 , 这样就能达到改善肤色的目的 。 同时 , 果酸还可促进真皮胶原蛋白合成 , 让皮肤更水润、有光泽 。
需要注意的是 , 过度使用果酸类化妆品 , 会使角质层变薄 , 皮肤的耐受性减弱 , 使肌肤更多地直接暴露在紫外光、污染物等外界环境中 , 导致其他肌肤问题的出现 。 故使用此类化妆品要适度 , 应控制好用量和频次 。
含汞化合物
此类成分如氯化亚汞、氯化氨基汞等 , 汞不仅可使表皮角质蛋白变性 , 且会破坏表皮层的酪氨酸酶活性 , 使黑色素短期无法形成或受到抑制 , 具有所谓的“快速美白”功效 。
然而 , 汞剂具有毒性 , 与脂肪结合后 , 会形成难以去除的黑色物质 , 引起更严重的色斑 , 量多还会导致汞的蓄积性中毒 。 因此 , 包括我国在内的许多国家都将汞列为美容和化妆品禁用物质 。
氢醌
氢醌又名“对苯二酚” , 是一种传统且有效的美白祛斑成分 , 但对皮肤有较大毒性 , 刺激性大 , 长期接触会引起各种疾病 。 所以 , 不建议使用含氢醌成分的化妆品 。
熊果苷
熊果苷是全世界普遍认可的皮肤美白成分 , 对抑制黑色素及日晒色素沉着有一定效果 。 熊果苷对皮肤刺激性相对较低 , 但浓度不能超过7% 。 另外 , 熊果苷有一定光敏性 , 使用后需注意避光 , 建议睡前使用 。
烟酰胺
这是维生素B3的衍生物 , 较温和 , 可加速皮肤新陈代谢 , 促进含黑色素的角质细胞脱落 , 还能减少黑色素生成 。
不过 , 有研究表明 , 烟酰胺浓度一旦超过4% , 可能有约20%的人不耐受 , 如皮肤出现泛红、痒、刺痛等症状 , 所以敏感肌、皮肤薄或有皮炎的人 , 应慎用含烟酰胺的化妆品 。 如果可耐受 , 烟酰胺是良好的美白成分 , 且无光敏性 , 白天晚上都可以使用 。
中药提取物
中药美白方自古就有 , 如“七白方”“玉容散”“孙仙少女膏”等 , 传统中药的美白成分多为混合物 , 可从不同途径阻断黑色素生成 。
现代科学发现 , 红景天、甘草提取物、当归、川芎、黄芪、白芷等具有良好的美白效果 。 这些植物成分安全性较高、性质稳定且对皮肤的刺激性较小 , 但其有效成分和美白机理仍有待进一步探索 。
物理遮盖剂
此类成分主要包括二氧化钛、氧化锌、滑石粉等或类似的白色粉状物 , 通过涂抹覆盖于皮肤表面 , 遮盖皮肤上的斑点 , 以达到美白效果 , 但并不能改变本来肤色 。
选购认准“国字号”
2020年发布的《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要求 , 美白类化妆品须作为特殊化妆品管理 , 应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注册后方可上市 。
这类产品的批准文号格式是:国产产品为“国妆特字G2020XXXX” , 进口产品为“国妆特进字J2020XXXX” 。 因此 , 建议爱美人士从正规销售渠道购买该类化妆品 , 并查看是否有规范的批准文号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化妆品主持人春妮背免费布包上班!一个化妆包用7年,过期化妆品不舍扔
- 氧化人到多少岁开始有老年斑?可能和你想的不一样,早知早好
- 洗头?头发软塌出油,但不想洗头怎么办?免洗喷雾,一喷一揉瞬间干爽蓬松!
- 因为连赵露思都想向化妆师get的变美工具,竟然这么便宜好用?
- 手术 “专门针对男性的医美机构,需求量比我们想象还要大”
- 护肤品 国产化妆品哪个牌子好 十款最好用的国产护肤品排行榜
- 化妆品包装盒厂家告诉你,医美化妆品包装盒定制也可以设计成这样
- 温漾 国产化妆品哪个牌子好 十款最好用的国产护肤品排行榜
- 护肤品美白补水护肤品哪个牌子好?8款美白补水护肤品套装排行
- 氧化想要美白祛斑?盯住这些成分选就对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