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园梦、侨乡情,原汁原味呈现( 二 )


火车 , 是《故园飘梦》中连接游子与家乡的一个关键性意象 。 孩子们在学堂上念“gobytrain(搭火车)” , 朝阳的父亲后来也是坐着火车回家的 。
幕后揭秘
侨乡人拍侨乡故事 , 素人不输专业演员
《故园飘梦》由李伟年执导 , 李伟年、陈灵编剧 。 李伟年和影片的多位主创都是江门台山人 , 他说:“侨乡人曾为了生存漂洋过海 , 经历过很多苦难 。 新中国成立后 , 他们陆续回到祖国 , 参与家乡建设 。 作为侨乡人 , 家乡无数个华侨家族的故事感动过我们 , 拍摄一部反映侨乡主题的电影一直是我们的心愿 。 ”他透露 , 虽然在拍摄过程中遇到不少困难 , 但剧组最终在侨乡人和海外华侨的支持下一一渡过难关 。
《故园飘梦》不但全程在侨乡取景 , 演员也全是当地素人 。 导演组在台山广选角色 , 面试了几百人 , 最终选出适合的演员人选 。 主创表示 , 虽然素人演员在表演技巧上比不上专业演员 , 却能让这部侨乡题材的电影变得更原汁原味 。 据悉 , 影片在拍摄期间遇到酷暑天气 , 连续多日无雨 , 室外温度超过40摄氏度 , 室内在电影灯光的照射下更是如炙烤般闷热 , 给剧组带来了不小的考验 。 素人演员尤其辛苦 , 一场戏拍完 , 汗水几乎打湿全身 。 但让主创感动的是 , 无论是成人还是孩童 , 这些素人演员的敬业程度均不输专业演员 。
影片还展现了大量的侨乡民俗文化 , 除了国家级非遗台山浮石飘色和广东音乐 , 剧情中还融入了台山作为“排球之乡”的历史 , 以及当地的特色建筑和美食等 。 片中处处皆是岭南美景 , 譬如男女主角从小到大的秘密谈心地 , 便是在一棵巨大的古榕树下 。
专家点评
“华侨题材是广东电影的一座宝库”
暨南大学中文系教授黄卓才祖籍台山 , 他表示 , 自己在观影中多次流泪 , “因为这个故事就是台山人的故事 , 更是我自己的故事 , 看的过程中真的感同身受” 。 他举例 , 朝阳幼时被人欺负的无奈 , 以及他和母亲在海边思念父亲的辛酸 , 他自己也曾经历过 。 他半开玩笑地说:“太真实了 , 我都有点怀疑编剧是不是直接‘偷’了我的人生故事!”
黄卓才形容《故园飘梦》是“台山第一部土生土长的以电影艺术形式书写的华侨史诗” 。 对此 , 广州大学二级教授、广州粤港澳大湾区改革创新研究院执行院长涂成林表示赞同:“观影的过程中 , 感受到了一股浓浓的家国情怀 。 ”他还指出 , 影片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方面进行了很好的尝试 , “各种展现堪称原汁原味” 。
广东省电影家协会艺术顾问、著名导演郑华回忆 , 自己第一次接触电影 , 就是在1979年珠影出品的著名华侨题材影片《海外赤子》剧组 。 如今看到同为华侨题材的《故园飘梦》 , 他倍感亲切 。 郑华说:“华侨题材是广东电影的一座宝库 , 未来还有很多故事可以挖掘 。 ”
故园梦、侨乡情,原汁原味呈现
文章图片
返回搜狐 , 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