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的生命里都需要一篇散文,看见自己( 二 )


那些常被人们忽略的生活琐碎 , 在汪曾祺的笔下都能生出花来 。
当我们开始用散文的视角重新审视生活、解构生活、提炼生活 , 会发现在纷繁复杂的世界里 , 遍地潜伏着蓬勃的生命 , 生活的脚步忽然间就慢了下来 , 你打量世界的眼神里都会充满了好奇 , 片刻间仿又回到了那个车马都慢邮件也慢的时代里 。
比如你走在大热天的马路上 , 每一种植物倘都能叫得上名字 , 走起路来是满眼风景;如果你一种植物都不认识 , 太阳底下你感受到的只是焦虑与炎热 。
每个人的生命里都需要一篇散文,看见自己
文章图片
今年的鲁迅文学奖得主庞余亮在一次采访中提到 , 他有无数个笔记本 , 笔记本上写满了生活的素材 。
包括他学师范的扬州城 , 工作过的乡村学校 , 在人间遇过的所有朋友 , 还有擦肩而过的陌生人等等 。
三十多年的写作经验 , 让他习惯随时随地做一个“落叶”和“落果”的捡拾者 。
写作时 , 他会将自己的毛孔全部张开 , 让所有的酸甜苦辣 , 让各种颜色的烟火气 , 将他紧紧拥抱 。 生活奖赏有心人 , 那些平日积累的生活素材会自动在生命中发酵成酒 。
△精彩内容抢先听 , 购买课程解锁完整版
其他文体的写作也能训练我们对生活的敏感度 , 为什么还要写散文?
李敬泽说 , “写诗是跳跃 , 写小说是跑步 , 一个人不能永远跳跃和跑步 , 他的日常状态应该是散步 , 散文就是散步 。 ”
从不写小说和诗歌的散文家 , 不难见到 , 但从不写散文的小说家或诗人 , 却难得一见 。
02
写散文 , 让我们成为更好的自己
散文与其他文体的不同还在于 , 散文是书写心灵的文学体裁 , 引领我们不断剖析自我 , 反思自我 。
“散文写作 , 与诗歌写作、小说写作的要求完全不一样 , 它是完全向大众敞开的 。 我手写我心 , 散文写作是为自己的生活开凿出一个窗口 , 也是在有限的人生中完成无限的自己 , 成为一个完整的人 。 ” , 庞余亮如是说 。
我们在散文写作中重新观看世界、观看他人、观看自我 , 感受人与人之间情感的阴暗、冷热、亲疏 。 借助理性不断审视自己的内心 , 成为更好的人 。
每个人的生命里都需要一篇散文,看见自己
文章图片
朱自清在《背影》里 , 反思自己与父亲的关系——
父亲给儿子送行 , 担心儿子的旅途 , 拜托茶房多加照顾 , 儿子却在心里暗笑他迂腐 。 看到父亲执意要越过站台给儿子买橘子 , 儿子终于忍不住流下了眼泪 。
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得钱 , 托他们只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 , 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唉 , 我现在想想 , 我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这是儿子的羞愧 , 也是儿子的成长 。
史铁生在《我与地坛》里 , 思考生命 , 思考死亡 , 思考上帝 , 思考限制 , 思考爱——
“一个人 , 出生了 , 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 , 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 , 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 , 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 , 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 ”
“所有人都一样健康 , 漂亮 , 聪慧 , 高尚 , 结果会怎样呢?怕是人间的剧目就全要收场了 , 一个失去差别的世界将是一潭死水 , 是一块没有感觉没有肥力的沙漠 。 ”
他从痛苦里看到爱 , 从不幸中看到幸运 , 从人性里看到了神性的光辉 。 最终 , 与自己和解 。
一个散文写作者 , 经常要做的一件事就是梳理自己的过往 , 逼视自己的内心 , 在自省中成为更好的自己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