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婚介所》里的90后爱情观( 二 )


“我记得我小时候别人问我 , 人生最大的愿望是什么 , 我说不要赚很多钱 , 就希望一家人聚在一起 , 开开心心笑就可以了 。 那时候觉得人生很简单 , 可是慢慢长大以后 , 你会发现 , 其实生活中有很多不可预见的问题 , 是需要一些经济基础才能保障的 。 如果女孩子觉得在宝马上哭是开心的事 , 只要在她的价值体系里 , 没有干扰到任何人 , 我会非常尊重她的决定 。 ”付邦对南方周末采访人员说 。
“我还是想谈恋爱的 , 不想再逃避了”
韩笑参加《90婚介所》的目的就一个:“脱单” 。
见过她的人都觉得讶异 , 这么好看的小姐姐还需要靠相亲节目寻找另一半?
韩笑对此哭笑不得 , “长得好不好看与容不容易脱单没有太大关系 , 与性格、社交圈和主不主动正相关 。 我特别不主动 , 甚至有点破罐子破摔 , 我知道自己社交少 , 认识的人太少 , 我也不去改变 。 ”
韩笑一年认识的男生加起来不超过十个 , 不工作的时候 , 她喜欢宅在家打游戏 , 整日都不出门 , 也抗拒办公室恋情 。 她称参加相亲节目是给自己“拔苗助长” , “我还是想谈恋爱的 , 或者想有一个亲密关系 , 不想再逃避了” 。
韩笑谈过两段失败的恋爱 。 初恋是大家公认的“渣男” , 他们相处了两年 , 韩笑总抱有幻想 , 觉得自己会是被他特殊对待的那个例外 , 他会为了自己改变 。 过了一年半 , 她扪心自问 , 你能接受跟这样的人一直走下去吗?就算你们勉强结了婚 , 你能接受三天两头冒出来的别的女生吗?她完全接受不了 。 然后她逼着自己 , 彻底从这段感情中抽离出来 。
第二段感情是在微博发起的“拯救大龄二次元”活动中认识的 , 男生是很多人眼中的优质男 , 上海人 , 学历高、工作安稳 , 各方面都很适合她 , 韩笑的父母也很喜欢他 。 但韩笑不喜欢 。 谈了半年 , 实在没有办法从合适变成喜欢 , 于是她提了分手 , 但男方不接受 , 就这样又拖了半年 。
来到《90婚介所》 , “所长”孟非问了她一句话:“你希望他是你的第几段” , 韩笑仔细想了想 , 她希望是第三段 。 “因为我第一段是一片狼藉 , 导致第二段偏到另一个极端上了 , 到了第三段 , 是比较遵循我内心本性的 , 差不多有点知道自己要什么了 。 ”
韩笑是第一位录制《90婚介所》的女嘉宾 , 那一场录了六个小时 。 第一次见到这么多好看的男生 , 用她的话说 , “一个社恐突然进到这种社交牛X状态发挥的场合 , 有点不知所措 。 ”现场叽叽喳喳 , 男生发表意见的意愿很强烈 , 她不知道怎么打断他们 , 注意力都集中在观点大辩论上去了 , 甚至没有留意到荷尔蒙这种东西——一个叫刘天扬的帅气剧本杀主持人对她十分心动 。
到了线下 , 录节目的嘉宾都成了朋友 , 大家不时聚会 , 她才注意到了刘天扬 , 这次她主动出击 , 要了刘天扬的联系方式 , 深入聊过几次之后 , 两人决定在一起 。
韩笑喜欢用各种各样的标语警戒自己 , 对待感情 , 她的标语是:“悲欢并不相通 , 我只觉得他们(男生)吵闹” 。 经过两段感情之后 , 她总结出一套“冰箱”理论 , 就是先学会制冷 , 再对对方做出判断 。 “我自己是个不热情 , 但还算靠谱的成年人 , 成年人该想的那些问题我都会想 。 权衡完以后 , 你会发现世界上不可能有完全照着你想象长的人 , 还正好’啪’掉在你面前 。 在不触碰底线的前提下 , 他的适合度已经到60%了 , 你努努力可能能到80% , 这样的情况下我就可以开始冲了呀 。 所以 , 我是冷静地思考完这些以后 , 觉得可以冲了 , 才把热情的那一面掏出来 。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