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口红
说完了胭脂下一步就是口红了 , 古代的女孩子对口红是不是也有这样的热情呢?当然也是有的 , 可能就是色号没有现在这么五花八门吧 。 在古代口红并不是叫口红 , 而是叫做口红或者唇脂 。 口红的红可以增加唇的红 , 让人感觉到年轻、有朝气、有活力 , 所以口红在古代也是必不可少的 。
《唐书·百官志》中有记载:“腊日献口脂、面脂、头膏及衣香囊 , 赐北门学士 , 口脂盛以碧缕牙筒 。 ”
在魏晋南北朝时胭脂的使用更加的普遍了 , 开始出现了纸片状的胭脂 , 这样的胭脂更是方便了人们携带 。 其实 , 我们平时看的那些古装剧中经常有这样的片段 , 女子对着镜子抿着纸片状的口脂 。
口脂的制作其实是比较麻烦的 , 在原来的基础上 , 人们在其中添加了牛髓和猪胰 , 并且加入了多种香料 , 这样就能做出比较稠的膏状物 , 胭脂中的脂也就有了真正的含义 。 由于这样复杂的制作过程 , 当时好的口脂价格是不菲的 。
口脂的作用形式是非常多的 , 中国古代向来以小嘴为美 , 就是我们所说的樱桃小嘴 , 所以口脂刚好可以使嘴唇大的变得看起来小一点 , 使嘴唇厚的变薄一点 , 并且嘴唇的形状都可以改变 , 就连今天小嘴也是很流行的一种美 。
然而 , 口脂在古代也并不是女孩子的专属 , 在魏晋时期 , 也有少部分的男性使用口脂 , 他们也一样在追求美 , 甚至当时还出了裸色的口红 , 而这种口脂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润唇膏 , 同时 , 人们对于口脂的颜色也是有讲究的 , 唐朝时期就有了各式各样的颜色的口脂 。
然而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画口脂的特点 , 汉代时的口脂讲究淡淡的涂;而唐代有一段时期则是相反 , 他们使用的口脂颜色偏深 , 甚至有一点黑 , 也许是因为不好看 , 所以只是流行了一小段时间;到了清朝 , 人们涂的口脂的颜色偏鲜艳一点 。
- 眉毛
到了汉代 , 画眉毛的人更为广泛了 , 并且画眉的技术也有所提升 。 在唐代 , 画眉的技术到了高潮时期 。 开始的时候流行宽而短的眉毛 , 形状像桂叶或蛾子的翅膀 。
但是人们慢慢觉得这样的眉毛显得人比较呆板 , 所以人们就稍加改变了一下 , 在原来的基础上在眉毛边上向外晕染 , 这就叫“晕眉” , 还有就是把眉毛画得很细 , 这种眉毛叫做“细眉” 。 唐玄宗时期 , 眉毛的样式变得多种多样 。
那么当时的人们是用什么来画眉毛的呢?古代的化妆品都是从植物中提取的 , 开始画眉的是一种叫螺丝黛的东西 , 这就相当于我们现在使用的眉笔 。 古代女子大多喜欢颜色深一点的眉毛 , 于是将烧黑了的柳枝画眉 , 但是柳枝画出来的眉毛又黑又粗 。 这时候人们发现了石黛 , 这是一种矿物质 , 外表呈现黑色 , 将它碾碎了沾水后就可以使用了 , 虽然过程不简单 , 但是画出来的效果还是比较好的 。
石黛的高级版就是前面提到的螺子黛 , 螺子黛的优势之处就是使用更简单一点 , 直接沾水 , 画出来的效果也更好 。 由此螺丝黛更为珍贵 , 价格也是非常的贵 , 普通的百姓是用不到的 , 甚至一辈子也见不到 , 只有宫里皇帝的妃子才有机会用到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护肤 吃播“四巨头”两年去世俩,胖猴仔惜命减200斤,恩克端盆不停吃
- 刘亦菲 刘亦菲的“女团”造型,要是放到现在,算是爱豆圈里的顶流了
- 刘海 大眼睛、尖下巴已失宠了!现在“阔面脸”才吃香,美得低调很耐看
- 穿衣搭配 “窦靖童”真是引领了潮流,穿条纹卫衣配休闲裤,短发造型真不羁
- 吃播“四巨头”两年去世俩,胖猴仔惜命减200斤,恩克端盆不停吃
- 咖啡 反种族歧视浪潮下,欧莱雅宣布删去护肤品中“美白”等字眼
- 饮食 5个“伪国货”护肤品,早被外资收购,却还在华挣钱,你还在用吗
- 卸妆 被误认为是“假货”的国货好物,拒绝过度包装,靠实力再次翻红
- “经年不沐浴,尘垢满肌肤”经济繁荣的宋朝,人们如何沐浴?
- 经典 62岁像26岁!她“冻龄”的秘密,原来是一直坚持做这几件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