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24w人给出8.8高分的纪录片:想念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了( 二 )
甚至后来还慢慢学了视频剪辑、养蜂等 。
他最开心的时刻 , 是一家人在一起的时候 , 还有每年春天燕子来家里筑巢的时候 。
并且给自己定下小目标 , 每天做一件家务事 。
母亲特别勤劳 , 而且心灵手巧 。
会给自己还没女朋友的儿子提前把孩子的小鞋子做好 。
还会和老伴一起上山采药 , 路上即兴配合跳几下舞蹈 。
每年过年会做熏腊肠 , 还有其他孩子们喜欢吃的东西 , 一份份分好 , 到时候让大家带走 。
老两口第一次用微信时 , 就面对面给对方发语音 , 然后被这个场景感染的笑个不停 。
内容太过真实 , 弹幕里从未如此和谐 , 大家纷纷表达:想念爷爷奶奶 , 爸爸妈妈了 。
03
人有悲欢离合 , 月有阴晴圆缺 。
这就是真实的世界 , 没有一丝人为控制的余地 。
纪录片中的第二个春天结尾 , 两位老人的女儿 , 导演的姐姐生病去世了 。
在生命最后关头 , 父母亲人都在一起 。
姐姐格外乐观 , 在路上跟陌生人就能聊得很开心 。
在病床上等着弟弟拍照时 , 还要自己找角度 。
在得知姐姐得癌症后 , 母亲就一直去尝试各种办法 。
比如 , 去山上采草药 , 做药浴粉 , 给女儿洗脚擦身 。
文章图片
姐姐生命最后关头 , 还在不断叫妈妈 。
“妈妈”这个词 , 本身就是让人安心的存在 , 她是我们来到世界上的第一个港湾 。
姐姐去世后 , 家里的歌声就暂停了 。
父母沉默下来 , 父亲会把之前家人在一起的视频、音频做个剪辑 , 和母亲一起看 。
两人一起安静得泪流满面 。
除了一家人一起去上坟之外 , 父母亲会在有空闲的时候 , 就去到姐姐的坟上 , 跟她说话 。
并且把坟收拾得利利索索 , 周边还种了很多漂亮的花朵和果树 。
在家里 , 姐姐的房间还是她的房间 。
每天吃饭也会给她盛出来 , 过年也会留位置给姐姐 。
04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 , 我就完全“忘我”的沉浸其中 。
许久没有这样的观影体验 。
一边看 , 一边笑 , 一边看 , 一边哭 。
脑袋里都是我和我的爸爸妈妈相处的点滴 , 还有提前带入了他们往生之后的那种恸哭 。
看完忍不住庆幸 , 父母健在 , 身体健康 。
纪录片最后 , 母亲丧女后本来很伤心 , 但是她更怕自己撒手人世后 , 父亲没人照顾 。
于是 , 母亲让自己打起精神 , 重新让这个家成为温暖的地方 。
而父亲 , 也在做与母亲同样的事情 , 他开始养蜂 , 会像个小朋友一样 , 隔一会儿就去看一次蜂 。
而且还新学了弹钢琴 。
人生之中 , 会有各种事情发生 , 到最后总有一天会走出来 。
其实纪录片中的父母亲 , 年轻时有过诸多不顺 , 还债一直还到1995年 。
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豁达去生活 。
遇到伤痛 , 就走出来重新开始 。
不是遗忘 , 而是带着那份痛的记忆 , 更加珍惜现有的一切 , 珍惜生命余生的时光 。
就像我们的父母亲 , 他们不是生来就会做父母 , 但我们生来就有他们的爱 。
就像刚会走路的时候 , 父母亲在不远处 , 一边鼓励 , 一边张开双臂 , 等着拥抱我们 , 就像曾经他们的父母那样 。
生命 , 就是这样一个接一个的 , 传承着最最珍贵的爱 。 返回搜狐 , 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心理学:懂得“刺猬效应”的人,追求爱情时不会太过急切
- “分手”后,女人做到这三点,立马就能放下
- 心理学|心理学:哪种性格的人,更容易“一见钟情”?
- 古人说“年怕中秋”,中秋节是传统佳节,有啥好怕的?
- 1000多给孩子请了个24小时的私人家教!作业帮学习笔二代上手体验
- 女人在这些时间段找你,说明她对你动情了
- 那些借美丽为基础来生活的女人,在她们的中年,总有种种不幸
- 那些做全职太太的女人,如今过得怎样?3个女人实话实说
- 你手机的地震预警功能开了吗?很简单!别忘了帮父母家人也打开
- 孙卓妈妈感谢网友手绘全家福,整张画惟妙惟肖,一个细节让人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