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狐依波|为什么很多人交易十几年都做不到稳定盈利呢?(15)


1 , 学习 , 求知若渴 , 多看书 , 看有干货的书 , 然后思考 , 看看现有的认知和书中的思想有什么差异 , 谁是对的 。 少看鸡汤 , 鸡汤除了在亏损的时候用来自我安慰以外其实没什么用;
2. 一定要做交易记录 , 交易记录要记详细 , 每笔进场的理由是什么 , 当时的计划是什么 , 当时的心态 , 情绪 , 都要记录 , 为了以后总结的时候用;
3 , 定期(比如3个月)统计和总结一次 , 哪些单是顺势 , 哪些是抄底摸顶 , 那些是震荡 , 胜率 , 赔率如何 , 当时的心态如何 , 频繁交易了多少次?重仓交易了多少次?情绪化交易了多少次?这些不良习惯造成了多少亏损?
只有认知水平提高了 , 你才能把“熟知”变为“真知” , 你才有从内心深刻体会 , 从产生克服不良习惯的动力 。
关于写交易日志 , 你认真总结了 , 你才会发现自己的很多问题 。 这些问题很可能是你忽略的 , 甚至自我感觉良好的 。
而且写总结这个东西 , 你越写越爱写 , 因为第一总结本来就是帮你大脑把知识和思路归纳和梳理的一个过程 , 第二其实写总结是交易员自己和自己的对话 。 交易员是一个很孤独的行业 , 因为交易是“内求”的行业 , 我们的工作其实也是一个不断平衡心态的过程 。
判断交易好坏的标准和世俗的标准是不同的 。
如果一个不做交易的朋友问你“最近交易做的怎么样?”那么他意思很可能是:“你最近赚了多少钱?”
而如果你回答:“很好 , 最近计划执行的很彻底 。 ”
你的朋友肯定会听的一头雾水 。
所以交易员需要自己和自己对话 , 为了理清思路甚至缓解压力 。
如果一定要说我的交易系统 , 那我就试着总结下:
总的原则:赚大赔小 , 生存第一 。
只做日线级别的波段行情 。
1 , 不做震荡 , 只做趋势行情 。 5日均线以上做多 , 5日均线以下做空;
2 , 趋势的折返行情 , 比如涨势就折返后收盘在5日均线以上 , 第二天日内找低点进场 , 跌势相反;
3 , 震荡行情的震荡区间上下设置提醒(邮件app加短信) , 突破以后第二天进场(第一天怕假突破) , 分批隔日加仓;
4 , 当天收盘行情方向破5日均线 , 比如上涨趋势 , 当天收盘在5日均线以下 , 第二天减仓或者平仓止盈;
5 , 止损就是进场后大概看30分钟线的拐点做止损点 , 或者当天的开盘价做止损点 , 或者固定比例 , 比如账户0.5%止损 。
其实就这么简单 , 关键是灵活应用 。
日线波段操作的优点就是不用天天盯盘 , 比较轻松 , 提醒后第二天再进场 , 也不着急 , 不用太累 。
只要认知提高了 , 交易理念是活的 , 从心所欲不逾矩 , 要比守着固定的交易系统安全灵活的多 , 你们仔细想想:
波浪理论的掌门罗伯特.普莱切特 , 海龟交易法则的发明人丹尼斯 , 大亏离开市场;
江恩理论的发明者江恩 , 华尔街最伟大的操盘手的杰西. 利佛摩尔 , 均线系统买入法发明者葛兰碧 , 破产甚至自杀;
这些大佬的失败不都是因为他们死守一个固定的交易系统导致的吗?
当一个交易系统在市场中适用并且能赚到钱的时候 , 一旦大量的效仿者一起使用 , 市场就会发生改变 , 这些方法就会失效 。 而如果你有较高的交易认知或者叫做交易智慧的时候 , 你对市场的改变的察觉敏感性 , 要远大于一般人 , 你也会相应改变 。
这也是为什么我不相信所谓的AI(人工智能)或者程序化交易能在市场长期稳定盈利的主要原因 。
因为认知的提高和智慧的获得是不断实践出来的 , 智慧层面的东西 , 你指望那些程序员能用程序编出来?我觉得是笑话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