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建莉:“开小卖部”帮孩子从小学数学( 三 )


事后我告诉圆圆爸爸 , 以后无论孩子定价多少 , 都不要那样大惊小怪 。 不要以你的生活经验来干扰孩子的思维 , 孩子并没有市场价值概念 。 我们只是为了让她学会计算 , 不是为了让她学会做生意 , 所以她怎样定价并不重要 。 她完全可以把一斤米定成两百元 , 也可以把一个金戒指定成四角钱 。
3、不要让计算为难孩子 。
家长要记住的是 , 这是个游戏 , 不是数学课 。 家长可以通过“买卖”发展孩子的计算能力 , 但不可操之过急 。 在游戏中要把孩子的乐趣放在首位 , 学习放在第二位 。 计算的难度可以慢慢提高 , 但不要让太难的计算干扰乐趣 。 如果孩子在买卖中屡屡感到计算的困难 , 他就会有受挫感 , 就会失去兴趣 。
4、是不强迫孩子玩 。
不要为了让孩子学习而频频地玩同一个游戏 。 这个游戏我和一些人讲过后 , 就有人回家天天和孩子玩 。 开始孩子还有兴趣 , 但连玩三天后就不想玩了 , 家长就左说右劝地要他玩 。
也有那样的时候 , 就是刚开始玩 , 一笔生意还没成交 , 孩子就因为什么原因突然不想玩了 , 这时家长也不要强迫 , 只要孩子表现出不想玩了 , 就要立即停止 , 以免败坏了孩子对游戏的胃口 。 如果家长在游戏中表现得太积极 , 还容易让孩子察觉你的用意 。
5、是尽量用真钱 。
我开始和圆圆玩时 , 不想用真钱 , 觉得那样不卫生 , 就用一些纸片写上面值来玩 。 但发现孩子对假钱没兴趣 , 小孩子一旦意识到钱可以换来想要的东西时 , 她就会对钱情有独钟 。 用真钱可以让她在玩耍中更投入 , 玩罢注意洗手就是了 。
如果把孩子每一次“赢利”记录下来 , 并且把他赚的钱另存起来 , 给他买东西时就用这笔钱 , 可能会更好地刺激他玩耍的兴趣 。 这一点在圆圆小时候我们没做 , 只是猜测这样做会更好 。
6、增加游戏变数 , 尽量使每次游戏略有不同 。
一般来说孩子愿意做“店主” , 尤其是开始时 。 玩过几次后 , 为了保持游戏的新鲜感 , 可以和孩子互换角色 , 让孩子再回到顾客的身份 。 无论谁扮顾客 , 都可以扮不同的角色 , 或形成不同的组合 , 有时是老爷爷老奶奶 , 有时是小朋友 , 有时是医生或教师 。 不同的身份有不同的事情和需求 , 这样就会有很多故事产生 。 还可以让家里的各种玩具参与进来 , 如毛绒小狗和小熊等来买东西 , 当然是有人替代它们说话和付钱 。
我们和圆圆除了“开小卖部” , 还“摆菜摊” 。 她有时也愿意当菜市场小贩 , 我们就用小纸片画上各种蔬菜水果 , 或找来各种替代品 , 和她玩卖菜 。 为此特意到中药房给她买了一杆小秤 , 因为当时市场上小贩们用的都是有砣有杆的手提秤 。 返回搜狐 , 查看更多
尹建莉:“开小卖部”帮孩子从小学数学】责任编辑: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