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星星的人》:与其抱怨,不如改变( 二 )


当你不再盯着一个地方看 , 你会发现世界上有很多美丽的东西 。
艾丽丝上岗的第一天 , 同事玛格丽带她熟悉送书的路线 。
两人骑着马 , 穿过茂密的森林 , 玛格丽教她如何辨别毒蛇 , 告诉她要警惕酿私酒的人 , 因为不小心撞见就很可能被射杀 。
作为 “外来户”的艾丽丝 , 怕迷路、怕出洋相 , 更怕有人用枪对准自己 。
但她没有退缩 , 比起回到原来的环境 , 她更乐于在未知中创造一些新经验 。
她牢记每一户人家的特点 , 为他们挑选合适的书籍;她不顾回程路上的黑暗 , 为得病的居民读书 。
很快 , 她吃到的“闭门羹”少了 , 看到的笑脸多了 。
这份工作也从逃离的出口 , 变成了心底的热爱 。
你有没有这样的感受:
人人都想成为“更好的自己” , 可下定决心容易 , 做出改变却很难 。
因为没有人能轻易地走出心理舒适区 。
|《点亮星星的人》:与其抱怨,不如改变
本文图片

电影《海上钢琴师》中 , 天才演奏家1900从一出生就生活在邮轮上 。
他有惊人的演奏天赋 , 却一生不敢踏上陆地 , 即使他的朋友冒死前来劝说 , 即使陆地上有无数新的可能 , 他还是选择与报废的邮轮一起葬身海底 。
“我配不上更好的”、“我只适合呆在这里” , 也是一种心理舒适区 。
艾丽丝有脱离旧生活的强烈渴望 , 又有一种“先做了再说”的勇气 。
哪怕每次只创造一点点新体验 , 积累起来 , 就拥有了与过去彻底告别的力量 。
【|《点亮星星的人》:与其抱怨,不如改变】改变的本质 , 就是要用新的期待 , 配合上新行为带来的新体验 。
一份崭新的工作、一份全新的关系、一个全然不同的自己... ...
开始新的生活 , 其实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难 。
当你学会不断地给自己一些“甜头” , 才能持续产生走出舒适区的动力 。
改变的开始 , 是找到新契机 , 迈出一小步
身为女人 , 选择走出人们为我们划定的界限时会遭遇诸多挑战 , 事实证明 , 你完全能战胜这些挑战 。
富家女孩伊兹因为瘸了一条腿 , 需要带着支架走路 , 所以不爱出门 , 也不爱跟人打交道 。
可热心公益的母亲 , 硬是把她塞进了流动图书馆 。
玛格丽试着给她找温顺的马匹 , 托举她上马背 , 可试了好几次都不成功 , “没用的 , 我做不到 。 ”伊兹沮丧地说 。
可在大家的一番软磨硬泡之下 , 伊兹还是拆下了支架 , 换上了大一号的马靴 , 跨上了马背 。
玛格丽和艾丽斯则跟在她身后 , 时不时地出言鼓励一下 。
伊兹就这样留在了送书队伍 , 很快成为了一名优秀的骑手 , 不仅能单独完成送书任务 , 还敢用拐杖压住离合器开车 。
一次 , 她还在洪水中救下了3个孩子 。
以前那个只会躲在家里绣花缝被子的女孩 , 变成了一个独立、有担当的女英雄 。
故事的最后 , 她还实现了人生最大的理想:以歌手的身份开演唱会 。
她刚开始也不会想到 , 玛格丽那个小小托举 , 后来就这样改变了她的一生 。
|《点亮星星的人》:与其抱怨,不如改变
本文图片

心理学家陈海贤曾说到:
“改变就像一副多诺骨牌 , 最重要的是找到能够推动改变的那块牌 , 并把它推到 。 ”
工作、感情也好 , 生活也罢 , 永远不可能一蹴而成 。
不要去想未来可能发生的巨大转变 , 只专注于眼前能做的一件小事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