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型 换个发型,能让15岁的初音未来迎来复兴吗?( 二 )



这样的热度很难说究竟是来自于初音 , 还是借光近来每年都能超越Hello Kitty当选三丽鸥最受欢迎角色的玉桂狗 , 但总而言之 , “玉桂初音”戳中了许多人的心房 , 一跃成为近年来初音最受欢迎的新形象 。

Twi  @cacaotane
不少人在当时预测她将在Tiktok上掀起模仿热潮 , 重返巅峰在此一役 。
只是这样的景象并没有真的发生 。 或许是因为这样的发型很难在现实中还原 , 在推特登上了趋势的玉桂初音 , 在被视为新风向标的Tiktok上热度却很是一般 。

尝试还原这个发型的coser也表示“真的很难”
但这样的结果并不令人意外——作为虚拟偶像的初音未来在过去并不单纯是因为形象而走红 , 也没有理由在如今因为一个新发型而翻红 。
2
初音未来的人气降温通常被归咎于创作生态的式微 , 尤其是那些早期依靠V家曲成名的创作者们的淡出 。
有一种比较负面的看法便叫作“ボカロ踏み台論” , 直译为“V家垫脚石论” , 指一些音乐人通过制作V家乐曲积攒人气进而被唱片公司挖掘 , 却在走向大众之后就仿佛“上岸”一般 , 很少再提及自己“V家P”的出身 , 更别说回头制作虚拟人声乐曲 。 其中包括了米津玄师以及YOASOBI这些在当今日本流行乐坛占据了一席之地的歌手及音乐团体 。
同样的现象也发生在围绕V家进行创作的画师以及舞蹈者之间 。
在不少粉丝看来 , 一首V家曲的走红通常并不单是作曲者的功劳 , 从插画到PV再到社群二创 , 每首殿堂曲的背后都有着整个社区氛围的共同助力 。 而原本有机会让更多人认识到初音魅力的走红者 , 却在拥抱商业化之后转头和V家划清界限 , 这种行为当然无异于过河拆桥 。
【发型 换个发型,能让15岁的初音未来迎来复兴吗?】但这样的观点也未必就符合事实 。
就在外界普遍认为V家和Nico都逐渐过气的2022年 , 每年照例举行的“VOCALOID祭典”收到的投稿数却创下了历史新高 , 原创歌曲、REMIX歌曲、舞蹈以及其他表演形式的作品都同样络绎不绝 , 证明着VOCALOID创作社区的生命力远没有走到尽头 。

今年“VOCALOID文化节”的主宣传图
“V家P”出身的创作者能在乐坛获得认可 , 恰恰给V家创作生态带来了独一无二的吸引力 , 让更多年轻人仍旧愿意选择其为创作工具 。 反倒是围绕着初音积压下来的技术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掣肘 。
以电子音源的发展趋势而言 , 像初音这样“电子音”过重的产品本身实则颇有些落伍 , 新一代的拟人化音源库主推的都是更拟真自然的音色 , 以及更便捷的调音功能 , 包括利用深度学习来自动识别和表达不同的语气情绪 。

像是如今各类“电影解说”短视频所使用的AI配音就是这类音源软件的使用场景 , 这些虚拟朗读员(VOICEROID)通常也会有自己的名字
但很显然 , 初音未来的粉丝们想要的恰恰是那种用充满虚拟感的电子音传达出各种真情实感的“神调教” , 这才是曾经打动过他们的东西 , 也是初音未来对他们而言之所以特别的原因 。
当初打造出初音声源库的Crypton在后续更新中一直努力让初音的声音始终贴合最初的V2版本 , 甚至在第五代时因为和VOCALOID的开发商雅马哈发生分歧(后者的理念正是让初音在这一代表现出更贴近真人的声音效果) , 转而研制自家的歌声合成引擎 。 这对于粉丝们而言当然是件好事 , 但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初音的普及发展 。

保留着原本的声音气质 , NT软件封面上的初音却少了当年的机械感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