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黎荔在中国 蟋蟀的声音( 二 )


让我的缄默
戴在他纤小的指头上
在一滴水中
孩子在找寻他的声音
(被俘在远处的声音 ,
作者:黎荔在中国 蟋蟀的声音】穿上了蟋蟀的衣裳)
作者:黎荔在中国 蟋蟀的声音
文章图片
《哑孩子》一共只有12行 , 这首诗简单而神秘 , 又纯粹得像一粒水晶 。 每当我读到这首诗 , 眼前就会浮现出一幅画面:在潮湿的草地上 , 一个哑孩子默默地听着蟋蟀叫 , 想象着那就是他失去的声音 。 他被俘走到远处的声音 , 穿上了蟋蟀的衣裳 。 整首小诗想象独特 , 简直是一篇趣味盎然的小童话 , 一部玲珑剔透的小歌剧 , 真是纯美之极!
哑孩子不会说话不会表达 , 哑孩子用眼睛细述心里要说的话 , 满嘴咿呀 。 哑孩子想到人世的另一边走走 , 那里有他想得到的语言 , 唧!唧—唧—唧—唧……那是草丛中的语言 , 躲在墙角的语言 , 那是他丢失的语言 。 他在露水中寻找 , 谁拿走了他的声音呢?是蟋蟀王 , 那种极爱唱歌精灵一般的虫子 。 他的声音被俘虏到大自然中 , 像蟋蟀一样在歌唱 。 诗人想为哑孩子找回他的声音 , 做成指环 , “套在他纤小的手指上” 。 “在一滴水中 , 孩子在找寻他的声音” , 两句重复出现 , 使得这首诗具有歌谣的节奏 。 我觉得也可以理解为 , 一滴水打在水面上 , 就会荡起小圈圈 , 这不就是哑孩子的指环吗?可这一滴水 , 究竟是秋天的雨水 , 草叶坠下的露水 , 还是哑孩子的一滴泪?
这是我非常喜欢的一首诗 。 奇妙的想象 , 温柔的情感 , 映照出诗人澄澈的童心 , 在内心深处他好像仍是个孩子 。 加西亚·洛尔迦是20世纪初的一位西班牙诗人 , 只活了38岁 , 留下来的作品很少 , 但是深受推崇 。 对于西班牙人来说 , 洛尔迦是永远的“安达卢西亚之子” , 他以一颗纯真热烈的赤子之心 , 歌颂安达卢西亚澄澈的泉水、芳香的橙花、辽阔的大海、灿烂的星空 , 将西班牙的灵魂蕴蓄诗中 。 他在水滴的透明中寻找自己丢失的声音 , 而那美丽的声音已在远处化为了蟋蟀的歌唱 。 百年之后的今天 , 再读到这首诗 , 夜空下 , 如果有谁呼唤 , 上面 , 有一种光;下面 , 有一只蟋蟀 , 隐隐像要回答 。
用颤悠悠的那一串音节 , 在梦和月色交界的窗口 , 一只小小的蟋蟀 , 把银晶晶的寂静奏得多动听啊!这是我们都想守护的声音 , 这如泣如祷的声音 , 耐心地正与星辰交谈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