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处谦|一个人很穷时,停止内卷,就翻身了( 二 )


很多人 , 习惯性抱怨 , 动不动就说:“我就这样了 , 还能怎样?”
一个人要翻身 , 就要有“闪光点” 。 打个比方 , 一个长相很普通的女人 , 打扮也很朴素 , 却因为头发扎得很漂亮 , 吸引了别人 。 从此 , 她可以通过帮人扎头发 , 赚到一点钱 。
【马处谦|一个人很穷时,停止内卷,就翻身了】人生的闪光点 , 需要被人发现 , 更需要自己去打造 。
晋朝时 , 有一个叫孙康的人 , 因为家境贫寒 , 供不起油灯 , 导致夜里无法读书 。
冬天 , 天空下起了大雪 。 孙康忽然发现 , 夜里的雪地 , 亮堂堂的 。 于是 , 他拿起书 , 走进雪地里 。
儿子孙伯翳受到父亲的影响 , 也常常接着雪光读书 。
一个普通的家庭 , 因为“酷爱读书” , 成为了世人学习的楷模 。
到了南北朝时期 , 县令王君亮、将军范云 , 主动和孙家结交 , 并举荐孙伯翳 , 做了骠骑鄱阳王参军事 。
穷人 , 肯定希望“出门遇贵人” , 但是贵人却摆出“趋炎附势”的样子 , 把穷人不放在眼里 。 这是常规的想法 。
深度思考 , 就会发现 , 贵人愿意帮助的人 , 一定是有正能量的人 , 值得帮助的人 。 正能量 , 就是真正的社交价值 。
当一个人身上有无数正能量的时候 , 想不遇到贵人 , 都难啊 。
与其在某个行业里 , 互相卷 , 不如自己发光发热 , 传递温暖 。 只要有人感触到了温暖 , 拉你一把 , 人生的坎 , 就过去了 。
马处谦|一个人很穷时,停止内卷,就翻身了
本文图片

03
不走寻常路 , 敢破“规则” 。
很多人 , 会这样想:“我太穷了 , 没有资格结婚;我和他 , 门不当户不对 。 ”
可是 , 司马相如不这样认为 , 他找了富豪家的女儿卓文君 , 并且私奔了 。 后来 , 司马相如在卓文君的帮助下 , 不仅做了官 , 还得到了娘家人的认可 。
从致富规则上来说 , 司马相如得到了“偏财” 。
也有人这样想:“真的怕失败 , 要是失败了 , 可能更穷 。 ”
想来想去 , 比以前更加畏首畏尾了 。
三国时的吕蒙 , 不这样想 , 他跟随姐夫邓当学习武艺 , 并且要求打头阵 。 十几岁的时候 , 就以勇猛闻名 。
他对母亲说:“我不要忍受贫贱 , 立下头功 , 就能富贵 。 ”
东汉时的班超 , 年轻时 , 靠抄抄写写为生 。 他不畏艰难 , 出使西域 , 在困顿中 , 说:“不入虎穴 , 焉得虎子 。 ”凭借勇气 , 得到了很多国家的钦佩 。
对于穷人要翻身 , 鲁迅先生这样说:“本身就穷 , 折腾对了就成了富人 , 折腾不对 , 大不了还是穷人 。 如果不折腾 , 一辈子都是穷人 。 ”
所有的人都在顺风而行的时候 ,你逆风而行 , 就很贵气了 。
大部分的人 , 都在分一块蛋糕 , 而你却把手里的蛋糕分一些给更穷的人 , 就是“伟大”了 。
你总得有“与众不同”的地方 , 才能打破内卷的局面 。
怕 , 没有用 。 敢于试一试 , 才有用 。 任何行业 , 看起来很多人 , 但是行业是可以细分的 , 总有某些路 , 别人没有走过 。
马处谦|一个人很穷时,停止内卷,就翻身了
本文图片

04
这个社会 , 是不是内卷 , 你说了不算 , 但是你可以适应 , 并且从中领悟一些道理 , 突破自己 。
如果把内卷比喻成一个圈子 , 那么你就必须要有破圈的思维 。
人穷的时候 , 靠大量投资 , 展示金钱 , 来吸引别人的关注 , 是不现实的 。 因此 , 只能花点小钱 , 四两拨千斤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