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中国第一精英家庭”的教育:爱而不溺,独而不孤( 二 )


梁启超|“中国第一精英家庭”的教育:爱而不溺,独而不孤
文章图片
在实验中,一开始,小猴在铁丝做成的“母猴”身边,后来,除了饥饿时,小猴都趴在绒布做的“母猴”身边 。
如果小猴感知到一定危险,还会紧紧抱住绒布做的“母猴” 。
温暖的触觉,可以让人产生安全感,这是对爱的渴求 。
难怪教育家福禄贝尔曾说:“教育之道无他,唯爱与榜样而已 。”
梁启超|“中国第一精英家庭”的教育:爱而不溺,独而不孤
文章图片
所以,从今天起,做一个“情感外露”的家长吧!就如梁启超一样,看到月亮,对孩子们“撒个娇”:
“宝贝,我晚上在院子里徘徊,对着月亮想你们,也在这里唱起来,你们听见没有?”
梁启超|“中国第一精英家庭”的教育:爱而不溺,独而不孤
文章图片
放开的手,让孩子拥有自信力
教育家Maria Montessori说:“教育首先要引导走独立的道路,这是我们教育关键性的问题 。”
懂得放手,明白远离,才不会让溺爱横生,让依赖过度 。
如此爱孩子的梁启超,从未企图“控制”孩子:不从距离上牵绊孩子,不在情感上限制孩子 。
梁启超|“中国第一精英家庭”的教育:爱而不溺,独而不孤
文章图片
所以,九个孩子中,他把七个送出了国外,让他们学习先进的技术,见更广阔的世界 。
就连梁启超认为“没出息、胆子小”的梁思忠,在要求出国留学时,他也大力支持 。
在专业的选择上,梁启超也不会把自己的意愿强加在孩子的身上 。
当年,梁思庄考上麦吉尔大学,梁启超希望她可以选择比较空缺的现代生物学,好为祖国出一份力 。但梁思庄却在学习这门专业的过程中,发现自己并不喜欢 。
梁启超|“中国第一精英家庭”的教育:爱而不溺,独而不孤
文章图片
梁启超知道后,没有用“不用心”去批判自己的女儿,而是选择了放手,让女儿“不必泥定”自己的话:
“凡学问最好是因自己性之所近,往往事半功倍,你离开我很久,你的思想近来发展方向我不知道,我所推荐的学科未必合你的适,你应该自己体察做主,用姊姊哥哥当顾问,不必泥定爹爹的话......”
于是,梁思庄按照自己的心愿,改学了图书馆学,因为比同学晚读一年,成绩并不理想,梁启超也没有因此否定孩子,依然充满爱的鼓励梁思庄:
“我的小庄庄,你已经很棒了 。”
最终,梁思庄成长为一位优秀的图书馆专家,并被人们称为“浩瀚书海中的女领航员” 。
曾看到这样一段话:
“最有意义的教育,就是在足够了解自己孩子的基础上成人之美 。如果他是鸟,就让他高飞,如果他是鱼,就让他下水 。”
这样的孩子,独自自主,充满自信 。来自父母,融入骨血的信任,足以让他独立面对人生的险阻,为自己的每一次选择负责 。
梁启超|“中国第一精英家庭”的教育:爱而不溺,独而不孤
文章图片
然而,这恰恰是大多数父母所缺失的 。
为了让孩子少走弯路,有的父母会把孩子想象得很差劲,大包大揽,一再否认孩子;为了让孩子成为自己认为的“成功者”,有的父母会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忘记孩子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