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把单位当作养老的地方,感觉不舒服要选择果断离开,越早越好

很多离职的人都说:好不容易跳槽到新单位 , 先混着 , 跳槽太麻烦 , 不稳定 。
但是如果在一个新环境适应一段时间以后 , 依然明显的感觉不舒服 , 越早离开越好 。
为了想要的稳定 , 甚至想找个养老的地方 , 让自己忍着 , 等于浪费时间 。
不要把单位当作养老的地方,感觉不舒服要选择果断离开,越早越好
文章图片
01
如果自己都不信任自己 , 拿什么让别人认同
一个打工者就是做得再好 , 在别人眼里也只是打工者 。
如何扭转打工者心态 , 是对一个人从被动到主动的一种历练 。 心安地接受被标签和定义的时候 , 注定就是别人、眼里的那个样子 。
做自己 , 比做给别人看要更有意义 。
因为我就是我 , 又不是商品 , 凭什么要别人高高在上的给我定义和标签!
世界上根本就没有什么伯乐 , 其实不需要向他们证明什么 , 缘分这个东西很特别 , 既然没有就不强求 。
当遭遇挫折的时候 , 曾经有过换单位的想法 , 但见过那些老板之后 , 心中感受不只是心寒 , 只有一种感觉:
自己做得再好 , 也会有人说三道四 , 唯有强大自己 , 别无选择 。
不要把单位当作养老的地方,感觉不舒服要选择果断离开,越早越好
文章图片
曾经见过两个老板 , 都是他们知道单位奇葩情况后 , 主动约见 , 在得到想离开的初步想法之后 , 又会引发他们共同关注的问题:
为什么想出来?是不是在单位混不下去了?
注意这个字 , 是“混”!
第一个老板主张“狼性管理” , 996加班文化 , 本人自愧不如:就是不胜任 。
因为姐本就不以加班见长;
第二个老板主张的商务管理心得相同 。
但是 , 因为不是很熟 , 任何一个老板都会对于能在一个单位长达十年的老牌商务 , 年龄50+的人有想法 , 甚至更加趋于不放心:
40+的尴尬一直存在 , 给人们的定义就是不要随便离职 , 因为没有退路 , 而且路会越来越窄 。
这个岁数 , 是不是竞争力已经缺失?否则为什么想要出来呢?被人养老吗?
很无语:遇到不识人的 , 只能说缘分未到吧 。
不要把单位当作养老的地方,感觉不舒服要选择果断离开,越早越好
文章图片
这本来也不是通过一次两次聊天就能确定的 , 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 还是内秀的很 , 无法判断 。
但是 , 这种面对面的短时间沟通之下 , 老板会知道你究竟在做什么呢?
因为他们见到太多的不胜任 , 所以也会给你贴上同样的标签 。
如果在一个单位感觉到明显不舒服 , 一定要选择离开 , 越早越好 。
因为这就是所谓的气场不合 , 比如:明明自己以效率见长 , 偏偏被要求频繁的加班甚至以加班为企业文化 , 最后造成自己的工作效率低下 , 变成自己最不想成为的人 。
事实证明 , 当自己感觉在一个环境不舒服 , 一定就是不适合 , 这种第六感觉是很准的 , 要相信自己 。
当努力之后依然如故 , 长痛不如短痛 , 果断离开 , 可以避免“被人养老”的尴尬认识 。
不要把单位当作养老的地方,感觉不舒服要选择果断离开,越早越好
文章图片
02
出路都是自己走出来的 , 个人价值和企业平台要的是共赢
对企业忠诚的真正的意义在于:对待自己的职业要有职业操守 , 更要忠诚 , 对待自己服务的企业要有价值 , 而不是愚忠 。
自那个20亿总经理到来那一刻起至今 , 太多的经历看到不愿看到的事情 , 只是在自己的坚持之下 , 永不放弃的强大的专业度 , 使道路越走越宽 。
作为一个从事30年造价的商务人员 , 从40+到50+ , 我曾经并不缺机会 , 但是 , 因为自己被专业兴趣引领 , 也相信那句最淳朴的话:对待企业就是要忠诚 , 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