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过五十才懂得:普通人是没有朋友的( 二 )
宋代词人苏轼 , 一生宦海浮沉 , 屡屡被贬 , 换做其他人 , 或许早就忧愤成疾了 。 可他却用豁达和大度保持着对世界的热爱 , 对生活的赤诚 。
他带领家人开荒种地 , 最普通的食物也能变换出特色做法 , 他从不为生活的困苦而眉头不展 , 走到哪里 , 便在哪里安定下来 。 他朋友众多 , 不乏达官贵人、文人墨客 , 也不乏贩夫走卒、乡野农夫、僧人艺人 。
和朋友在一起 , 成为苦闷生活中 , 除去家庭生活之外 , 最亮的一抹底色 。 比如 , 他所写的《记承天寺夜游》 , 因东月朗照 , 激发了苏轼的游兴 , 想到没有“与乐者” , 未免美中不足 ,
“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 令他欣喜的是“
怀民亦未寝
”
, 于是 , 两人“相与步于中庭 。 ”
苏轼最后感叹: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
这份懂得与体贴 , 是无言的默契 , 是心与心的同频共振 , 说什么 , 不说什么 , 都不重要 , 只要有这么一个人 , 能够秒懂你的心思 , 直抵你的心房 , 便能感悟到快意人生和潇洒自如 。
年过五十 , 如果你的身边一直有这样的一个知己 , 人生也就不会孤单了 。
文章图片
结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 , 起初是出于礼貌和好感 , 最后是三观与人品 。
所谓“道不同 , 不相与谋” , 当身边的朋友渐行渐远 , 你不必挽留 , 更不必去追 。
唯有你做好了自己 , 活出了精彩 , 你才会吸引他人的视线 , 和与你气质相符的人 , 成为朋友 。 如果你始终碌碌无为 , 了无生趣 , 那么 , 谈“朋友”实在是太过奢侈了 。
作者:如风轻似云淡 。
您的幸福 , 我的祝福 。
【年过五十才懂得:普通人是没有朋友的】图片源自网络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付出过才知道,这三种人,不值得放在心上
- 60岁之后,断掉这两种关系,日子才会更安稳
- 只有自己变得优秀了,其他的事情才会跟着好起来
- 青未了|踌躇满志才是少年最美的风景
- 备胎 “我有备胎,等玩够再嫁也不迟”女人自信过头,想嫁才知已成笑话
- 真凶 故事:过了74年才发现真凶另有其人,凭一双拖鞋为死者洗冤
- 顿悟:这才是面对梦想的姿态
- 金性勇|“我们的天才儿子”爆红之后 金性勇:只想和儿子在同一个托养中心不分开
- 再回首 《再回首》发现平平淡淡才是真!
- 朗诵 朗诵:人,怎样才能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