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想要看透一个人,在他生气时就一清二楚了


季羡林|想要看透一个人,在他生气时就一清二楚了
文章图片
元代杂剧作家孟汉卿写过一句话:“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
简单勾勒老虎的外表容易,想要凸显老虎威风的气势不容易 。想要认识一个人容易,但是想要了解对方内心所思所想却很困难 。
有些人善于伪装,外表看着和蔼可亲,暗地却是阴狠毒辣;
有些人戴着面具,张口闭口都是情深意重,其实自己是一个薄情寡义之人 。
孔子说:“听其言,观其行 。”
如果想要看透一个人,不能仅仅只是听对方的侃侃而谈,而要看对方私底下的一举一动 。
在我看来,认清一个人的一举一动要放在具体的环境情境里,才能真正显露出对方的真面目 。
现实生活中,有些人为了利益可以假装不在乎、或者甘愿低头傻笑,那是他们早都提前做好了心理准备,不会轻易让自己露馅 。可是,当一个人情绪不稳定时,往往会呈现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样子,从心理学上说,这个时候让自己不会顾忌太多,自然就是最本真的模样 。
所以,事实上,想要看透一个人,在他生气时就一清二楚了 。
季羡林|想要看透一个人,在他生气时就一清二楚了
文章图片
1 生气时,最能看清一个人的人品
人品是一个人的底色,只有看清一个人的人品,就能知道对方的真实为人 。
看过国学大师季羡林和臧克家之间发生的一个小故事 。
话说两个人一起去一家餐厅吃饭,两个人落座的桌子旁边,一个女人带着小孩也在用餐 。
两个人难得见面,边吃边聊、非常开心 。
这时,女人将小孩挪到旁边的椅子上,叮嘱几句后,自己去了卫生间 。
小孩在椅子上动来动去,不小心摔在地上,仰头大哭 。
坐在一边的季羡林赶紧上前将小孩扶起,恰巧这一幕,被走出卫生间的女人看到了 。
她误以为是季羡林惹哭了小孩,不由分说数落了一顿 。
可是,季羡林没有还口,又坐了回去 。
臧克家看了非常生气,质问季羡林被人冤枉居然不吭不响,自己非要追上去帮他讨个公道 。
季羡林|想要看透一个人,在他生气时就一清二楚了
文章图片
季羡林微微一笑回应:你和她争辩只会让事情越来越糟,她也只不过是担心小孩而已,没什么大不了的 。
培根说过:“对于一个人的评价,不可视其财富身份,更不可视其学问高下,而是要看其真实的品德 。”
一个人不管有多生气,还能保持基本的修养与品性,这个人的真实人品也不会差,是一个值得深交的人 。
真正人品好的人,其实都会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并且还会原谅别人的误解,不会心生嫉恨 。
相反,人品不好的人一旦遇到不顺心、不如意就会大发脾气,将所有的错误都推到别人身上 。而且,还会失去理智一样做出很多让自己后悔的事情 。
人品好的人,能控制住自己的脾气,更能看清生气解决不了问题,反而还会事与愿违,让自己失去清醒思考的能力,让身边的人都不靠近,渐渐失去他人的信任 。
季羡林|想要看透一个人,在他生气时就一清二楚了
文章图片
2生气时,最能看清一个人的教养
作家梁晓声说:
“教养,不是一个人读了多少书,而是根植在内心的修养与底蕴,是无需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他人着想的善良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