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MedicalGroup|骑电瓶车未戴头盔,小擦碰后几小时住进ICU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急诊的夜班 , 一直都让人担心 。 即使没有病人 , 也时刻有种不祥的预感 。 因此 , 直到半夜一点 , 我还在刷手机 。
一段时间 , 由于急诊科两个女同事怀孕 , 导致急诊科人手严重不足 。 因此 , 院里决定让比较全能的麻醉科紧急补强 。 毕竟 , 麻醉科的气管插管、心肺复苏以及抢救用药技术也都是抢救的基本技术 。
刚开始 , 我还有点不愿意 。 不过 , 随着在急诊科见到很多危重症后 , 我的思想逐渐变化了 。 我觉得 , 这是一次难得的学习经历:在这里 , 我有机会第一时间接触到刚刚受伤或者发生意外的伤者 。 前置的抢救技术 , 更有利于我们麻醉科与之衔接 , 接过生命的接力棒 。
就是这个夜班 , 120同事送来一个让我难忘的病例 。 这个病人倒不是大出血那样的惊心动魄 , 而是我觉得不该发生 。 假设他或者他的家属稍稍懂一点医学常识 , 都会避免这样不良的后果 。
【麻醉MedicalGroup|骑电瓶车未戴头盔,小擦碰后几小时住进ICU】正因为此 , 我决定分享一下当时的经过 , 以警示大家:
这是一个车祸伤的患者 , 来的时候人已经昏迷了 。
看到他的呼吸不畅 , 我几乎分秒之间就为他建立了人工气道、为他进行了气管插管 。 很显然 , 这种呼吸不畅和脑外伤有着密切联系 。 鼓鼓的眼珠和肿胀的脸部提醒我们 , 当时的颅内压应该很高了 。
在我插管管之后 , 我们火速将他推向CT室 。 尽管我们已经猜测可能是颅脑损伤 , 但是没有影像依据 , 就没办法进行下一步的诊疗 。
很快 , CT结果出来了:巨大硬膜外血肿 , 伴一定程度硬膜下脑挫伤 。 极度的脑水肿 , 已经看不清脑室了 。
临床中 , 中线移位的多少以及脑室的受压程度 , 可以让我们轻易判断出患者的颅内压大小情况 。 像这样严重移位以及双层脑室受压的情况 , 说明颅内压已经很高了 。
令人可惜的是 , 这样的高颅压 , 已经让他失去了最佳的开颅机会 。 从外科角度看 , 打开这个高颅压的颅骨 , 意味着脑组织可能急速扩张至颅腔以外 。 总不至于把鼓出来的脑组织都切掉吧?如果都切掉 , 大脑会严重受损 , 非死即残 , 手术变得毫无意义;从麻醉科角度看 , 严重飙高的血压 , 意味着打开硬脊膜可能血压就崩溃了 。 到那时 , 即使手术勉强做完了 , 人也凉了 。 那种血压的骤降 , 不是一般的凶险 。 即便是再高明的麻醉医师 , 也有非常好的抢救设备、抢救药品 , 也只能是尽力而为 。
另外一个原因是 , 家属自始至终认为事情没那么严重 , 完全不接受医生手术的建议 , 更别说手术风险了 。
没办法的情况 , 脑科医生只能选择先钻孔引流 。 如果情况得以缓解 , 有了手术机会 , 再立即手术 。
为了严密监测他的生命体征 , 他被送往ICU进一步监测治疗 。
所幸的是 , 两小时后ICU同事稳定住了生命体征 , 脑水肿迹象有所缓解 。
看到着千载难逢的一线生机 , 凌晨5点我们把他推进了手术室 。 虽然家属仍然没那么坚决 , 但是从我们急切的心情以及中间的种种 , 也大概发现事态的严重了 。
最终 , 经过去骨瓣减压以及牺牲一部分脑子的代价 , 他的生命被挽回了 。
而这一切 , 本不应该发生 。
据了解 , 当天下午的时候 , 他骑电瓶车和汽车发生了剐蹭 。 虽然摔到了头 , 但很快就清醒了 。 一向好强的他 , 以为这是一个小擦碰 。 于是 , 不顾众人劝说就回家了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阮经天 从“提琴骑士”到“厨神大叔”:年近40,“粉红”依旧
- 手术 手术的时候,麻醉医生对你做了什么?
- 坐垫领路前行,轻松适应~维乐VELO Angel Ride为你的骑行生活增添色彩!
- “泰国12名少年被困洞穴18天”,获救3年后内幕曝光:给孩子打麻醉剂,比恐 怖片还惊人...
- 一年一度的暑假结束了 广东小伙深夜骑摩托不看新闻,附近少年骑车外出扰民
- 华国锋|她是华国锋的夫人,生活低调朴素,上下班只骑自行车,今年90岁了
- 汽油搞笑GIF趣图:女骑士的坐骑没什么好看的,但是这腰是真的好
- 广西玉林 凌晨十二点多的街头,男子骑车停下放声痛哭,网友:成年人的悲哀
- |无锡警方回应23岁女孩失联:河边哭泣系谣言,涉事骑手被处罚
- 01我们这边的习俗 我骑摩托车回老婆娘家拜年,丈母娘说了一番话,我哭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