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新聊情|武汉“加速度”:千万人全员核酸检测从10天到3天( 二 )


1.3万余名社区工作者紧急行动 , 用半天时间搭起上千个采样点 。 去年 , 桂小妹等“小巷总理”的抗疫奉献 , 感人至深 。 不忘“要更加重视社区工作”的嘱托 , 武汉打出提升社区治理效能“组合拳” , 给社区工作者设编制、提待遇、减事项 , 为社区工作搭架构、建平台、强机制 , 社区网格“干将”越来越多 , 服务触角越伸越细 。
4万余名党员干部迅速下沉 , 在核酸采集中找到应在的点位 。 去年疫情防控期间 , 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员干部下沉社区 , 从应急之举迅速成为有效经验 , 极大缓解了社区缺少专业力量之痛 。 之后 , 武汉又将这一经验固化为制度 , 平时服务、战时应急 。 下沉党员在社区抢活干 , 已成武汉的独特风景 。
11万余名“志愿红”的身影 , 很快出现在采样和防控现场 。 去年那段艰难岁月 , 可爱的红马甲就是许多武汉人信赖的标识 。 建立长效常态机制 , 擦亮“志愿者之城”品牌 , 将这支志愿服务力量留在群众身边 , 疫后武汉不断进行着探索 。
关键时刻 , 一座治理高效的城市 , 不仅要做到令行禁止 , 也需要找到快速复原的系统性路径 。 把危机当成考试 , 在危机中汲取得失 , 使其成为守护人民幸福的制度力量 , 城市就能更从容地应对危机、更灵敏地预防危机 。
3
从10天到3天
公卫实力接受又一次称量
8月6日 , 在武汉华星光电的核酸检测采样点t3员工活动中心体育馆 , 市民排队等待核酸检测 。 长江日报记者郭良朔 周超 摄
本次全员核酸检测 , 对重点区域和重点人员采取单检 , 其他区域采取混检 。 而混检技术 , 正是去年5月武汉全员核酸检测时的创造 。
检测试剂生产企业全员上岗 , 保持产能上限 , 不断向前线输送“弹药” 。 在华大生物科技(武汉)有限公司 , 核酸检测试剂盒(荧光PCR法)日产能按需可达200万人份 。
搭载人工智能算法的机械手臂在采集对象喉咙上半部划圈 , 即可完成一分钟采集一个样本的任务 , 湖北首台移动核酸检测车开到一线 , 硬核助力疫情防控 。
全市180多家医疗机构参与采样 , 104家检测机构承担检测 , 人员轮班 , 设备不停 , 24小时满负荷运转 , 多家医学检验实验室能够做到所有样本即来即检 。
8月7日 , 武汉市民便已纷纷互发健康码推送的阴性检测结果 。
去年疫情发生之初 , 这样的速度正是人们梦寐以求的 , 那时 , 核酸检测能力一度是武汉与病毒较量的短板 。 各种科技力量被紧急动员 , 去年5月 , 武汉创造了10天检测完近千万人的奇迹 。
去年疫后 , 武汉“修伞补强” , 目标指向“打造国家公共卫生安全标杆城市” 。 提供平战结合床位的“四区两院”项目开工建设 , 市区两级疾控中心全部新改扩建 , 发热门诊重新改造 , 全市基因扩增实验室增至104家 , 日检测能力(单检)增长到如今的46万人份 , 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全部可以开展检测 , 这些都为实现“武汉加速度”增添了底气 。
【周新聊情|武汉“加速度”:千万人全员核酸检测从10天到3天】越是拥有这样的底气 ,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才越能落到实处 , 宁静的生活才越能早日找到回来的路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