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他讲自己孩子的时候,我觉得这根本不像一个13岁的男孩,倒像是一个慈祥的母亲,来访者的父母,的确也是如此相处的,从家排的角度看,他的儿子承担了另一种角色,却失去了自己 。
而这个来访者,采取了与攻击者认同的心理防御,他以虐待的方式对待自己的儿子,因为自己曾经被父亲虐待过,这避免了他的愤怒 。

文章插图
一方面,对于“权威”,他采用的是顺从和讨好的模式,曾经一度对我的“咨询技术”大加赞美,一次在咨询室,谈到他对儿子的愤怒时,我数次看了几眼后面的电子表,这个行为很有趣,值得分析,因为当时才过去三十分钟,而平常我是不会那么频繁的看时间的 。
他敏锐地觉察到这一点,开始向我道歉,并且加快了语速,说很快就讲完 。
另一方面,他触发了我的反移情,看手表的行为无疑是在“送客”,我用这种方式无意识地攻击了他,里面包裹着厌恶和愤怒 。
这种咨访的关系模式也逐渐清晰,我对这一点进行面质和澄清,他需要把我当成一个活生生的人,我们为了某件事情共同工作,而不是躲在咨询师面具后的“权威” 。
他可以表达自己的感受,可以提出自己的想法,可以很安全地与我共同完成对内心的探索 。
最后一次咨询,是在他去复诊之前,来访者一直很恐惧诊断的结果对其不利,整整拖了一个月 。那天临走前,他对我说:“希望老天给我一个机会,让我以后好好地对儿子说话,有空我一定带孩子来见你” 。
这来访者从那天后“脱落”了,再也没有出现过 。
觉察与疗愈
愤怒对有些人来说,说意味着会有不好的事情发生 。于是,潜意识为了保护自我,让其体验不到这股无明业火,但情绪不会消失,总会以某种变形的方式体现,或是通过身体,也可能找了一个替罪羊,甚至一直压抑,然后自己攻击自己,这是抑郁症常见的心理防御—将攻击转向自身 。
有些人的愤怒是延迟的,在事情发生的当时,并没有反应,但在夜深人静之时,那股摧毁一切的怒火闯入心灵,无法安慰 。
还有些因为传统文化的影响,抑制了我们情绪的表达,日本就是一个较为压抑的社会,几乎所有的情绪都被带上了一个微笑的面具 。这也是为什么他们自杀率如此之高的原因之一 。
社会规则也会惩罚愤怒,尤其是处在公司基层的员工,肆无忌惮地表达愤怒不仅会被贴上“情商低”的标签,还会面临失业的风险 。
如何觉察消失的愤怒?又以什么形式去表达它呢?
?关注躯体反应
在原始社会,当自己的领地被其他部落入侵,愤怒会让他们鼻孔吸入更多的空气,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将血液输送到负责战斗的肌肉组织,消化和其他并不所需的身体系统变的缓慢,这就是为什么人会被“气饱” 。
注意力变得集中,紧盯来犯之敌,愤怒的微表情全世界通用,我们在体育竞技或是政治对抗中,经常会见到冒火的双眼 。

文章插图
躯体的变化,可以保护部落的领地和自己的生命,这是愤怒的意义之一,让这种进化的优势,被保留到现代 。
我们虽然情绪上触摸不到愤怒,但身体很实在,已经做出相应的反应,这是一个信号 。
?表达愤怒的几种方式
可以是升华的方式,我的一个朋友因为生意的事被合作伙伴陷害,当时气得他“半夜猛踹暖气管子”,但第二天还要保持一副什么事都没有的样子 。
【是谁让“老好人”没了愤怒的能力】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父母的正确,也许是孩子最噬心的毒药
- 优秀的孩子不自由,自由的孩子不优秀
- 地铁站里痛哭的女生,人生里的苦是一柄利剑
- 隐瞒父母离异的现实,是对孩子最大的不信任
- 难以取悦的婆婆,婆媳关系的本质是权力斗争
- 具俊晔 具俊晔头发是纹的,遗传了爸爸的秃头基因,纹上去就一劳永逸
- 妻子|毁三观!高调“正宫”竟然是工具人?
- 季节|晚安电台|我们的每场盛夏,都是隐藏款
- 儿女|儿女和父母关系变坏,是有因果的
- 小手球花期一般是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