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通讲|《四书通讲》:打破偏见与误解,感受“四书”中的圣人哲思( 二 )
文章图片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四书》是公认的儒学经典,它并不是单独一本书,而是由《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这四部儒学经典所共同组成的,分别出自先秦儒家的“四圣”——孔子、曾子、子四、孟子,后由南宋大儒朱熹汇辑刊刻,从此广为流传,让儒家“道统”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
《礼记·大学》有云: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经典的儒学思想的组成部分,也是儒学“内圣外王”思想的体现 。或许有人会说,修身、齐家还行,治国、平天下对于普通人来说,根本用不上啊 。
其实这里的治国、平天下字面上看似乎有着难以企及的高度,实际上所体现的是一种对于自身修养及思想意识的“治理”,也能从中看出儒家对于“入世”的积极态度 。“平天下”作为积极目标,它的存在是对于个体进步的督促,体现的是一个合理、平衡、公正、公平、秩序、和谐等意义的内涵丰富的概念 。
文章图片
《四书通讲》中通过对十三种“日用常行”之道的讲解剖析,展现出关于“修身、孝悌、忠恕、仁爱、义权、诚敬、正直、中庸、治平、齐家、教育、交友”的真正奥义,即便放在当今社会当中,无论是在家庭、工作还是日常交际中,都能从中获得很多启示与哲思 。
譬如我们如今听的非常多的一个词——“以德治国”,其实正是出自《论语·为政》,但却与其本身的含义有着不小的偏差 。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
“以德治国”并不是说要用道德治理国家,然后被百姓如众星捧月般围绕起来,而是要求为政者自身想要有好的德行,也就是说,要“正人”,必须先“正己” 。我们视儒学具有积极入世的观念,而认为“无为而治”出自黄老,事实上,《论语·为政》中的这句“居其所而众星拱之”才恰恰是隐含着一种“无为而治”的思想 。再往前深究的话,“无为而治”这四个字其实最早都是出现在《论语》中的:“子曰“‘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 。’”
同样的“无为而治”,儒家与道家一个向内一个向外,一个强调“修己以敬”,一个则是主张顺应自然,这里正是能体现出“德”的真正含义 。
文章图片
《四书》让我们看到影响中国文化几千年的孔孟重要哲学思想,也阐述了很多关于为官从政之道、为人处世之道的大智慧,而刘强教授以更加符合现代人思想习惯的解读方式,通过这本《四书通讲》让那些历史悠久的文化和智慧可以更好地为今人所接受,并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受益良多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林庆昆|《完美伴侣》“离婚了,我就没有家了!”林庆坤为何是这个反应?
- 《开端》众生皆苦!除了小人物让人破防,还隐藏着什么样的思考?
- 姐妹花|电视剧《女人万岁》杀青,殷桃、刘以豪等领衔主演
- 《今生有你》:谈静老公闹事,儿子生病,她能把一手烂牌打成王炸
- 《今生有你》40多岁被离职的老赵:他的话,揭开职场人的隐痛
- 渣男 《2022年渣男语录合集》:“既不成全你,也不放过你”
- 西京|《镜·双城》西京云沫:此生与君相爱,不负空桑,更不负这份深情
- 葛薇龙|三刷《第一炉香》:明知道乔琪不爱自己,葛薇龙为何还要嫁给他?原因有三
- 再回首 《再回首》发现平平淡淡才是真!
- 李莫愁 《神雕侠侣》:到死仍是处女的李莫愁,她拿得起,放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