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励志大爷”:78岁退休后4次参加高考,每次估分都是630分

隔壁王大爷的小孙子上了高中了 , 王大爷为了做好小孙子的榜样 , 也开始准备考试 , 说要圆梦 , 圆一个参加高考和上大学看看的梦 。
其次 , 就是鼓励小孙子能好好学习 , 争取考个好成绩 。
王大爷真是身体力行 , 践行着活到老学到老的理念 。 王大爷好学在小区里是非常有名的 , 之前王大爷带着老伴出国旅游 , 就提前一年就开始学习旅游国家的语言 , 过了几个月 , 王大爷的语言水平说得还是很好的 , 很不错 , 可以正常交流 。
王大爷是我身边的一个学到老的典型 , 之前我还看过登上报纸新闻的一位“励志大爷” , 80几岁的高龄参加高考 , 出来之后自己估了下分数 , 还不低 , 有个630多分 。
“中国最励志大爷”:78岁退休后4次参加高考,每次估分都是630分
文章图片
这位老爷爷名叫姚克亮 , 1934年出生 , 是淮南洞山机械厂的退休工人 。 2012年 , 姚克亮78岁 , 而这一年 , 是他退休后第一次参加高考 , 那一次 , 他估分630分 , 最终却以总分63分的成绩落榜 。
2014年考了33分 , 2018年则考了26分 。 今年 , 他将第四次走进高考考场!姚克亮说 , 学无止境 , 主要想要看看自己的真实实力 , 希望每门都不挂科 , 但真实成绩着实让人心疼 。 6月23日 , 2019年安徽高考分数揭晓 , 85岁的淮南“爷爷考生”姚克亮总分51分 , 其中语文、数学两科的分数都是0分 。
不过老人的思想一直很乐观 , 每次都说来年再战 。 也是这个原因 , 姚克亮老人成为了大家口中的“中国最励志的考生”!
这位可爱的老人真是给了年轻人很好的引导 , 那就是人要活到老 , 学到老 。 不管到什么年纪 , 都不忘记学习 。 这正是一种终身学习的精神和态度 , 值得我们学习和践行 。
那为什么要终身学习呢?
“中国最励志大爷”:78岁退休后4次参加高考,每次估分都是630分
文章图片
1.提高自己的职业能力
当今这个社会是个互联网社会 , 信息的传播速度非常之快 , 传播的广度也是非常快速的 。 使得现在知识的发现和更新速度非常之快 , 学科之间的影响和地区事件的影响 , 改变的时间变得越来越少 。
比如这家企业使用了高效的生产方式 , 那么不出几个月 , 这家公司的业绩提升 , 带来的关注度 , 势必会影响行业内的其它企业马上使用新的生产工具和方法 。 而公司企业上了新的工具和设备等 , 需要大家懂得使用 , 这时公司的要求 , 如果没有及时更新学习这类相关的知识内容 , 就会导致工作不适应 , 最终被淘汰 。
终身学习 , 有助于不断更新自己的职业技能 , 不断了解行业内的新动态 , 提高自己的职业能力 , 能确保应对改变时更加从容 。
“中国最励志大爷”:78岁退休后4次参加高考,每次估分都是630分
文章图片
2.有第二技能
终身学习 , 能使得自己找到一个工作以外的兴趣点 , 通过不断的学习将这个兴趣外的兴趣点 , 培养成第二职业 。 比如正常上班的白领青年 , 在晚上制作视频、剪辑视频 , 学习到很多的影视方面的知识 , 发布了几个好的作品 , 自己的剪辑水平不断提高 , 帮助一些文化公司或者影楼进行剪辑制作 , 收获满满的自豪感的时候还能有份额外收入 。
第二技能 , 说不定就是未来安身立命的另一片天地呢 。 而这些正是不断学习 , 才收获到的 。
3.开阔眼界
不断学习 , 能提高眼界 , 接触行业外的事物 , 接触更广阔的世界 。
比如在晚上自学英语等外语 , 可以使得自己了解文化 , 了解外语国家的相关的知识 。 能轻而易举地去那个国家旅游 , 不用担心翻译的问题 , 说不定还能收获不一样的体验感和异国友人朋友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