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那大叔|成年人最应该放弃的事


末那大叔|成年人最应该放弃的事
文章图片
末那大叔|成年人最应该放弃的事
文章图片
末那大叔|成年人最应该放弃的事
文章图片

成年以后 , 最应当学会放弃的事是什么?
说服他人 。
在日常的生活中 , 各种关系里;
我们经常会遭受到各种质疑甚至冷嘲热讽 。
而我们也会下意识地与对方进行辩论 。
试图说服对方 , 也试图得到更多的认同 。
可是经历的多了就会明白 。
说服一个人改变想法不仅艰难 , 并且毫无意义 。
前段时间在后台收到过一位挚友@有玉的留言 。
大学毕业之后 , 父母想让她留在本地 ,
考一个公务员或是进入事业单位 , 结婚生子 , 过安稳的生活 。
然而她自己却想去到一线城市 , 去找寻更多机会 , 为自己的人生争取一回 。
为此她从城市规划、职业前景、个人追求等各个方面反复给父母做思想工作 。
但通通被一句“我们也是为了你好”给搪塞了回来 。
于是她在后台抛给我一个问题:“我该怎么说服父母?”
看到她的留言后 , 我反问了她一句:“你为什么要说服你的父母?”
事实上 , 这个世界上只有三件事:自己的事 , 别人的事和上天的事 。
每个人的想法都是基于自我三观和认知做出的选择 。
我们根本无法改变它 , 而且我们也无须改变它 。
坚定自己的想法 , 不去控制他人的想法才是最正确的决定 。
就在前两天 , 我又在后台收到了@有玉的留言:
一张通往她心仪城市机票的照片和一句话:
“我没能说服我爸妈 , 但是我选择过自己的生活 。 ”
微博上看到过一个比喻:
随便一个人对你的随口一个评价 , 就像一团黏糊糊的东西粘在你身上 。
于是你费劲地想要把那团东西撕扯下来 。
但是如果你本身就有一个坚固光滑的外壳 , 自然也就不用刻意撕扯了 。
这个撕扯的过程就叫自证 , 而这个光滑的外壳就叫边界 。
《自我边界》一书中曾对边界感做过一个简单明了的解释:
“所谓边界 , 就是让你的事归你 , 我的事归我 。 ”
边界感的存在有多重要?
邦达列夫曾说:“人类一切痛苦的根源 , 都源于缺乏边界感 。 ”
日剧《坡道上的家》里 , 女主也曾自省:
“为什么没有察觉到别人的行为如此恶劣?就是因为自己缺乏边界感 。 ”
缺乏边界感的人 , 很容易迷失于混乱的人际关系 。
陷入自我怀疑和负面情绪的包裹 。
成熟的一个显著标志 , 就是拥有明确的边界感 。
不对他人的想法指手画脚 , 同时坚定自己的想法 。
三毛曾在散文《简单》中写道:
“我避开无事时过分热络的友谊 , 这使我少些负担和承担 。
我不多说无谓的闲言 , 这使我觉得清畅 。
我当心的去爱别人 , 因为比较不会泛滥 。 我不求深刻 , 只求简单 。 ”
拥有边界感的人 , 更加能保持自我 , 而不是被裹挟 , 随波逐流 。
当我们拥有健康的边界 , 就更能主宰自己的生活与人生 。
当面对生活的起伏和无常的命运时;
我们才有足够的勇气 , 去坚持自己所坚持的 , 去做自己 。
纪伯伦说:“在一起的时候要给彼此保留空间;
橡树和雪松并不能在彼此的影子中成长 。 ”
任何亲密关系中 , 边界感的存在同样重要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