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用力的人生跑不远(深度好文)
本文图片
全则必缺 , 极则必反 。
《论语》里讲:过犹不及 。
说话做事也好 , 工作娱乐也罢 , 如果不能做到进退有度 , 取舍有度 , 就很可能陷入物极必反的窘境中 。
人生有度 , 过则为灾 , 太用力的人生 , 跑不远 。
1
关系 , 不能太用力
庄子在《山木篇》中说:“君子之交淡若水 , 小人之交甘若醴 。 ”
关系要有合适的温度 , 稍微冷一点才最舒服 。
两只刺猬因为浑身长满了刺 , 所以即使再亲密 , 也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
这种距离让它们既不会伤了对方 , 又能相互依偎 。
人与人 , 亦是如此 。 感情再深 , 也需讲究分寸;
太用力的关系 , 只会令人心生压力 , 避而远之 。
钱钟书 , 典型的知识分子 , 疏于交际 , 骄傲狂狷 。
他向来只与几个谈得来的朋友相投 , 对世故、虚伪的人情圈子敬而远之 。
曾有一名权威人士大年初二去向钱家拜年 , 道了声“春节好”正要跨步进门 , 钱钟书却只露出一些门缝说:“谢谢!谢谢!我很忙!我很忙!”
一番好意被拒之门外 , 那人很是不悦 , 指责钱钟书不近人情 。
事实上 , 钱家夫妇是真的在忙着写东西 , 不想被富贵闲人打扰了去 。
钱钟书 , 何曾骄傲 , 只是对他来说有着比交际更重要的事 。
正如杨绛在《我们仨》所写:
“我们和不相投的人保持距离 , 又好像是骄傲了 。 我们年轻不谙世故 , 但是最谙世故、最会做人的同样也遭非议 。 钟书和我就以此自解 。 ”
真正厉害的人 , 做人讲分寸 , 交友有度量 。
古话说:“凡事过则损 , 需把握分寸 。 ”
人虽然是社会性动物 , 但人与人的一切交往都有不可逾越的最后界限 。
懂分寸的人 , 无论说话还是办事都让人感到亲切但又不失尊重 , 留白却又并不疏远 。
这不仅是一种能力 , 更是一种相处的艺术 。
本文图片
2
做人 , 不能太用力
古人说:所谓天地有则 , 人事有度 , 过则殆矣 。
做人做事 , 尽力而为自然是好 。 可一旦用力过猛 , 结果往往适得其反 。
刘备就是这样一个“揣着明白装糊涂的”智者 。
东汉末年 , 刘备落难投奔曹操 , 曹操设宴招待刘备 。
酒桌上 , 曹操侃侃而谈 , 指出当今英雄的标准:“胸怀大志 , 腹有良谋 , 有包藏宇宙之机 , 吞吐天地之志 。 ”
刘备问:“这是谁呀?”
曹操说:“只有我俩符合这个标准 。 ”
刘备听后大惊 , 吓得筷子掉落在地 , 刚好此时雷声大作 。
曹操问:“为什么把筷子弄掉了 。 ”
刘备说:“我从小就怕雷 , 一听雷就想躲起来 。 ”
刘备哪里是怕雷 , 他是怕曹操 。
他知道曹操善妒 , 如果他不认怂装傻 , 在曹操面前逞能显摆 , 就可能招来祸患 。
也正因此 , 刘备才能一统天下 。
《周易》中说 , 圣人“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 。
意思是说:圣人 , 懂得进退 , 知道适可而止 , 知道什么时候该进 , 什么时候该退 。
虚心过头就成为虚伪;自信过头就成为傲慢;原则过头就成为僵化;开放过头就成为放纵 。
该进的时候要进 , 该退的时候要退 。 该显的时候要显 , 该藏的时候要藏 。
做人 , 别太用力 , 不知进退 , 便成了取祸之道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人性潜规则:你的价值,决定着你在别人心里的位置
- 梦里的人,不会因为梦的荒诞,从而察觉是梦
- 人生的意义,就是接纳生活的所有,在生活中改变自己
- 厉害的人,都在培养自己这几种能力,希望你也有
- 女人,永远不要羡慕别人的生活
- 中国最有名的3座名山,你都去打卡了吗?有生之年建议都去一趟
- 这本去年感动到我的治愈绘本姊妹篇,讲我们都离不开的亲密关系
- 马斯克给年轻人的忠告:这3个,孩子越早知道越好
- 疫情肆虐,80后负债累累的你,还有勇气回家吗?
- 充满遗憾的人生,你最大的遗憾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