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从心理学角度分析:爱着爱着就散了的人,大多败于“马太效应”( 二 )


文章图片
其实,通过女孩的描述,很容易看出这段感情中存在的问题 。

  • 首先,男孩并没有那么爱女孩

在一段亲密关系里,当你觉得伴侣总是淡淡的,对你的态度不冷不热,那么不用怀疑,这并非是他的性格问题,而是他根本就没有那么爱你 。顶多是不讨厌,有一点点喜欢 。
但是这一点点喜欢和不讨厌,并不足以支撑爱情,就更无法支撑未来几十年漫长的婚姻生活了 。
文中的女孩和男友一起过了四年,男孩的离开或许是蓄谋已久 。对于他而言,与一个不是那么爱的人生活在一起,三年是极限,这三年间他可能有无数次离开你的想法,只是这一次下定决心了而已 。
他没那么爱你,才在找到离开的机会时,头也不回地离开,没有任何转机 。
爱得不够深的感情,就是如此残酷又现实 。
爱情|从心理学角度分析:爱着爱着就散了的人,大多败于“马太效应”
文章图片
  • 其次,这是一段非常不平等的爱情

最大的不平等就是,两个人在感情中的付出悬殊,女孩几乎付出了全部,男孩却是那个只管享受的人 。
不顾一切付出的人被自我感动,在爱情里越陷越深,享受的人毫不珍惜,越来越忽视这段感情 。
两个人在爱情里的感受和状态不同,便很难同步 。
但真正的爱情不是这样的,一定的平衡才能使爱情长久,我付出三分,你付出四分,我们对爱情的付出差不多 。
若只有一方无条件付出,感情无法走得长久,付出者还会在这段感情里受到严重的伤害 。
许多爱情至上的人,总以为爱一个人就是为他付出,这种想法很可怕 。
你付出时,心里是带着期待的,期待他能像你爱他一样爱你,期待他看得见你的付出,期待他多理解你的感受 。
这些期待不会一下子说出来,却会藏在你们的日常生活中 。
从某种程度上讲,被分手后无法走出伤痛期,有一大部分原因是,对从前的付出心有不甘,想不明白为什么付出得不到应有的回报 。
爱情|从心理学角度分析:爱着爱着就散了的人,大多败于“马太效应”
文章图片
我见过太多太多因为过度付出而失去爱情的女孩 。
付出,本是爱情里必不可少的因素之一,只要相爱,就想为对方做点什么,这是潜意识的想法 。
但过度付出,只会害了你自己 。
你给的越多,对方就越不珍惜这段感情,甚至肆无忌惮地伤害你 。
这种“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现场,在心理学中被称为“马太效应” 。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爱着爱着就散了的人,大多败于“马太效应” 。
它出自圣经《新约·马太福音》里的一则寓言:
凡有的,还要加倍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
越是强者,越会占有更多资源;越是弱者,越会失去更多的资源,直至没有 。
反映在爱情上,可以用一个通俗的解释概括:
被偏爱的有恃无恐 。强者得到的越多越不知道珍惜;弱者只知道付出,最后丢了自我 。
异性交往,要忌讳“马太效应”,因为这会毁了你的爱情和自我 。
爱情|从心理学角度分析:爱着爱着就散了的人,大多败于“马太效应”
文章图片
月满则盈,水满则溢 。
任何东西,不管多好,给多了,对方总归会轻视 。
感情的世界里,过度付出的结果就是,收获一场情伤 。
就像电视剧《三十而已》里的顾佳,把老公当孩子宠,买房子、装修、搬家、养孩子,她从来不让老公插手 。老公的生意出了问题,她披挂上阵,三下五除二拿下单子,救公司于水火中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