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来发老师|刘来发老师:你必须要知道的吃饭与睡眠的关系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俗话说 , “吃饱了就睡” , 这是对身边懒惰者的一种形象而生动的“批评” 。 然而 , 从生理角度看 , 吃饱了就困并非懒人本意 , 这种饭后发困的生理反射有着庞大的群众基础 。 但一吃饱就犯困的生理现象 , 对绝大部分人来说却是因时而异的 , 表现在中午吃完午饭后犯困 , 晚上吃完晚饭特别是吃夜宵后 , 反而变得异常精神 。
同是吃饱饭 , 两个时间段的表现为何截然相反?中医从阴阳消长平衡角度给出了答案 。
《素问·逆调论》有云:“胃不和 , 则卧不安也” 。 这句话解释了晚餐之后难以安眠入睡的原因 。 《黄帝内经》中又有“阳入于阴则寐”“卧则血归于肝”的理论 , 意思是说 , 夜晚本应是阳入于阴、阳气潜藏的安卧睡眠时段 , 但当我们晚餐吃得很饱或吃夜宵后 , 胃里存留下了大量食物 。 “胃者 , 水谷气血之海” , 此时胃会司其受纳腐熟水谷之职 , 导致“胃不和”了 , 人体气血被调动协助运化 , 阳气由此振奋 , 而本应“归于肝”的血也在脉中游走 , 扰乱了“阳入于阴”“血归于肝”的生理过程 , 最终导致晚间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
然而为何午餐后犯困呢?《黄帝内经》曰:“故阳气者 , 一日而主外” , 拿一天来说就是白天阳气在外 。 由于心主神志 , 白天心阳旺盛神志清醒 , 便是人在白天能够神采奕奕 , 头脑清晰不犯困的原因 。 而心阳是需要心血充养才能焕发生机的 。 但在我们吃完午餐后 , 进入胃内的食物需要进行消化 , 这一过程便会调动人体血液参与其中 , 协助胃腐熟水谷 , 从而消耗一定的人体阳气 。
与此同时 , 在人体阴阳平衡中 , 人在上午的气血运化均属阳气 , 十二点后开始生阴 。 阳消阴长之时也正是我们进食午餐的时间 , 于是餐后本就衰微的阳气 , 还要调动出一部分参与腐熟水谷 。 原本保障“神志”的阳气丧失殆尽 , 自然导致“神志”不足 , 有昏昏入睡的感觉 。
【刘来发老师|刘来发老师:你必须要知道的吃饭与睡眠的关系】
由此可见 , 虽然都是入睡 , 但午餐后的犯困和夜间的睡眠是两码事 。 夜间正常的睡眠 , 是“阳入于阴”“血归于肝”后的正常表现;而午餐后的犯困 , 是心阳消减后的表象 。 因此科学对待这两个时段的睡眠 , 对我们的身体健康尤为重要 。
子时(晚上11点~次日凌晨1点)和午时(上午11点~下午1点)都是阴阳交替之时 , 睡好子午觉 , 有利人体养阴、养阳 。 中医认为 , 夜半子时为阴阳大会、水火交泰之际 , 称为“合阴” , 此时阴气最重 , 而阳气初生 。 子时不睡 , 少阳之气不能及时升起 , 第二天人就易困乏 , 没有精神 。 同时脏腑气血运行混乱 , 导致百病丛生 。 因此要在晚上10点做睡前准备 , 11点就要进入熟睡 。
俗话说:“中午不睡 , 下午崩溃” 。 白天午时是人体阳气最盛的时候 , 称为“合阳” , 此时阴气初生 , 所以饭后可以小寐或入静 , 30分钟即可 , 使身体得以平衡过渡 , 提神醒脑、补充精力 , 同时还能增强机体抵抗力 。
“朝莫虚 , 暮莫实” , 为了晚上能睡个好觉 , 晚餐一定不要吃太饱 。 古人有“早咸晚甜”的饮食原则 , 晚上睡眠不好时 , 可以喝加了蜂蜜的牛奶帮助睡眠 。 而想要提高午睡的质量 , 达到醒脑提神的目的 , 午饭不要吃太油腻的食物 , 否则会加重肠胃负担 , 睡得反而不舒服 , 睡醒后也容易有肚子胀、胸闷、头晕、乏力等现象 。 午睡姿势最好是相对舒服点 , 一般要头高于脚 。 上班族在办公室午睡 , 位置要选对 , 不要正对着空调 , 避开穿堂风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洗头?头发软塌出油,但不想洗头怎么办?免洗喷雾,一喷一揉瞬间干爽蓬松!
- 小美女子做全麻隆鼻,术后2天竟发现当时已怀孕,术前检查却毫无征兆
- 穿衣搭配 辛芷蕾“野味儿”发型太阴森、好诡异?剪成高晓松真的只怪你。
- 进行悄悄告诉女人:护肤牢记4个“秘诀”,四十岁看起来也很年轻
- 我爱过你,后来放下了
- 素描素描头发怎么画?素描人物头发绘画教程!
- 什么发色分享:5款高级的蓝色发色,你喜欢哪款?
- 一个没太大能力又无学历的离异女人在深圳有房有车,未来会怎样?
- 人群染发对身体有伤害吗?不妨直说:这几类人群可能不适合染发
- 姐妹花|电视剧《女人万岁》杀青,殷桃、刘以豪等领衔主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