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钟书先生说:“一个人|“钱不借三,地不走三”的什么意思?中年人看后,估计感受颇深
钱钟书先生说:“一个人 , 到了20岁还不狂 , 这个人是没出息的;到了30岁还狂 , 也是没出息的 。 ”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人生每个年龄阶段都有与之对应的心理状态 , 就像大自然的“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一样;年轻人该有充满激情的样子 , 而中年人也要有成熟稳重的姿态 。
30岁以后 , 人生开始进入中年 , 已经成家立业 , 上有老下有小 , 心智逐渐趋于成熟 , 也看过了许多人情冷暖和世态炎凉 , 因此想问题和做事情都变得越来越现实和理智 。
老祖宗的俗语“钱不借三 , 地不走三”告诉我们:30岁以后 , 不要借钱给三种人 , 不要去三个地方 。 估计每个中年人看后 , 都应该感受颇深!
文章图片
第一:钱不借三;
何为“钱不借三”?就是指不要借钱给3种人!
人与人之间本应该互相帮忙 , 甚至是互相借钱周转 , 也是在所难免 , 正如晚清红顶商人所说“谁都有雨天没伞的时候 , 能帮人遮点雨就遮点吧” 。 但是 , 人到中年后 , 借钱更应该慎之又慎 , 借钱出去的时候要擦亮眼睛 , 看清对方人品以及借钱的用途 。
1、不借好赌之人 。
好赌之人(包括爱打麻将的人) , 十赌九输 , 一心只想赢快钱 , 往往做事情不顾及后果 , 甚至连老婆孩子都能不顾 , 何况是他的朋友呢?所以说 , 借钱给好赌之人 , 就好像是“肉包子打狗 , 有去无回” , 不管他们怎么信誓旦旦 , 都不要轻易相信 。 试想一下:你自己辛辛苦苦赚的钱 , 被他们拿去肆意挥霍 , 你真的心甘情愿吗?
文章图片
2、不借好吃懒做之人 。
俗语说:“借亲不借疏 , 借近不借远 , 借少不借多 , 借急不借懒” , 老祖宗总结这段话是根据生活经验而得出的心得体会 , 浅显易懂 , 便于操作 。 其中 , 借急不借懒 , 就是告诉我们:宁愿借钱给他人救济之用(比如生病住院) , 也不能借钱给那些好吃懒做的人 。
可怜之人 , 必有可恨之处 , 好吃懒做的人 , 日子会越过越穷 , 越过越可怜 , 但也着实令人可恨 , 因为他们好逸恶劳 , 喜欢坐享其成 , 认为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 。 一旦你借钱给他们 , 他们的惯性思维便是:你混得比他好 , 就应该救济帮助他 , 借钱不还也是情有可原的 。 所以说 , 不能借钱给好吃懒做之人 。
文章图片
3、不借无信之人
古人云:“人无信不立 , 业无信不兴 , 国无信则衰” , 一个不讲信誉的人 , 将自己的口碑搞差 , 名声搞臭 , 人人都对其避之不及;他们是能坑蒙拐骗一个人就骗一个 , 反正已经“死猪不怕开水烫”了 。 因此 , 你借给这种人钱 , 又是“肉包子打狗 , 有借无还” 。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夫轻诺必寡信 , 多易必多难” , 即:轻易许诺肯定难以兑现 , 把事看得太容易肯定会遇到太多的困难 。
《省心录》也说:“轻诺者 , 信必寡;面誉者 , 背必非” , 即:轻易就许诺的人 , 一定很少能信守诺言;当面夸你的人 , 背后一定说你的坏话 。
所以说 , 越是言而无信的人 , 越是喜欢夸下海口 , 信誓旦旦 , 一口漂亮话 , 把事情说得满满的 , 最后反而无法兑现诺言 。 这一点也是在我们识别“无信之人”时 , 需要向古人学习借鉴的!
文章图片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致我们人生中,那些说散就散的人
- 阿富汗与不同国家商业体系
- 生活听语兮:大声说爱你,喜欢就大胆说出来
- 真正的友情,从不喧哗
- 深圳宝山技工学校│有些事,说出来,那都不是事!
- 换一种思维,换一种人生
- 会偷三种懒,享尽一生福
- 有一种刻在骨子里的修养,叫不说
- 很多人都这样觉得 71岁大爷说“退休之后,一定要留钱养老
- 爱情 图钱和不图钱的女人,在男人心里是怎样的位置?两个男人说了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