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吉泰迪干细胞|点亮全球3.5亿抑郁症患者的新希望,干细胞拯救抑郁,拯救不开心( 二 )


2016年《实验生物学与医学通报》上的一项研究 , 通过对16位复发难治性抑郁症患者进行脐带血干细胞治疗后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绩:在治疗一个半月内 , 患者抑郁程度下降 , 且Beck评分结果在中度抑郁范围的最低水平 。
这表明 , 脐带血干细胞对抑郁状态下的认知功能障碍有改善作用 , 有助于克服治疗抵抗 , 且无不良反应 。
2020年 , 据《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刊登的《干细胞在治疗抑郁症中的作用》一文显示:干细胞移植的治疗方式在脑疾病中有潜在的抗抑郁作用 。
研究者认为:已发现患有严重抑郁患者的海马体较小 , 且抑郁症患者的某些脑区神经细胞总体积较正常人减少 。
而干细胞可诱导分化为宿主所需的细胞 , 因此利用干细胞的可塑性诱导新细胞生成 , 再运输至细胞死亡或丧生其生理功能的特定区域以逆转这一状态 , 可从根本上改善疾病的进展 。
慢性压力作为抑郁症的主要危险因素 , 其引起的损伤可进一步诱发抑郁样表型的出现 , 如绝望情绪及海马神经发生减少 。
炎症也是抑郁发病机制中的重要致病因素 , 抑郁症患者的外周血中促炎因子如白细胞介素 1β( IL-1β) 、白细胞介素 6 ( IL-6) 和肿瘤坏死因子 α( TNF-α) 等显著升高 , 且这些细胞因子相对容易穿过血脑屏障 , 干扰细胞增殖及神经元成熟 。 并且压力与炎症还会互相作用 。
而干细胞的“旁分泌作用”可以使血清 TNF-α、IL-1β和IL-6 均显著降低 , 发挥抑制炎症与神经保护的作用 , 从而起到抗抑郁的效果 。
截止2020年11月 , 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最大临床试验注册库http://clinicaltrials.gov网站上注册的有关干细胞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研究项目有35项 。
最近 , 发表在《干细胞转化医学》杂志上一则研究表明 , 美国再生医学研究所团队发现将提取的神经干细胞移植到海马体中 , 发现这些移植的神经干细胞不仅活了下来 , 而且还能分化、再生 , 患者记忆力、认知、学习能力得到改善 。 该研究所副主任阿什克·谢蒂表示 , 未来有望利用干细胞再生人脑细胞 , 帮助治疗神经系统疾病 。
干细胞的自我复制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的特性 , 为很多不可治愈的神经性疾病带来新的方法 。
虽然干细胞真正应用于用于神经系统性疾病临床治疗 , 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 但是我们相信随着神经生物学和再生医学的发展 , 随着对抑郁症的发生机制以及神经元再生调节机制研究的日渐完善 , 干细胞作为抑郁症治疗的新策略或将成为现实 。
参考资料:


[1
蒋如如李欣哈小琴.干细胞在治疗抑郁症中的作用【J】.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2020(12):1450-1453+1459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