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加医学产业园|人口老龄化、精准诊疗的趋势下,基因测序行业发展前景如何?( 二 )


进口厂商是龙头  华大基因国内市场占优
从基因测序产业链来看 , 上游包括基因测序仪及配套试剂生产制造商 , 在上游设备、试剂、耗材等供应环节 , 呈典型的寡头垄断竞争格局 。
测序仪生产商主要被跨国巨头垄断 , Illumina、ThermoFisher、罗氏等 , 前2者就占据了全球市场接近90%的份额 。
国内方面 , 以华大基因旗下华大智造为首的国内基因测序仪制造商逐渐兴起 , 并占据了中国市场的可观份额 。 据华大智造 , 公司占据了中国二代测序(NGS)35%的市场份额 。
在应用场景不断拓宽 , 测序能力进一步加强的共同促进作用下 , 全球基因测序行业市场规模将不断增长 。
从中国目前产业格局来讲 , 基因测序仪器、试剂耗材形成国外四巨头垄断格局 , 国内厂家应积极寻求突破!未来要想提高国际市场份额 , 还需进一步加强技术研发!
行业发展趋势预判
随着基因测序技术的不断进步 , 不难看出 , 基因测序服务将会在应用端和消费端被广泛普及推广 , 那么接下来 , 我们该怎样拥抱基因测序可预见的未来 , 趋势如何发展呢?
1.并购孵化将盛行 , 龙头全方位布局
上游技术壁垒较高 , 核心技术包括DNA聚合酶、DNA提取富集技术、光电技术等 , 包含领域众多 , 上游龙头公司很难在这些众多领域全面精通 , 同时由于技术创新 , 众多研究领域专一、有特色的小企业如雨后春笋快速发展 。
从Roche及Illumina在上游的并购案例看 , 这些龙头均在DNA聚合酶、DNA提取富集技术等核心领域全面布局 , 以满足测序仪对于创新型核心技术的高度要求 。 因而我们预计国内企业也会遵循这一逻辑制定经营战略 , 可重点领域内专攻专有核心技术的创新企业 。
2.二代技术仍将为主流 , 三四代加速优化
理想的测序仪应该具备:低成本 , 高通量 , 高读长 , 高精确率的特性 。 一代、二代技术需要耗费长时间的文库制备、样本制备过程 , 伴随该过程的酶等试剂的大量使用 , 也提高了测序成本 。 但目前二代技术也因其最稳定、最准确、最成熟在测序市场中而无可替代 。 三代、四代测序仪也因其较高的错误率而在目前尚无法取代二代测序仪 。
从长远来看 , 三代、四代测序仪因其操作、流程简便 , 节省时间 , 以及成本更低 , 具有更长的读长 , 契合实际临床检验的需求 , 是未来极有前景的的方向 。
3.构建仪器+耗材+测序服务生态圈
上游产业链中 , 耗材及试剂的利润贡献度最大 。 在上游仪器端未有革命性的产品推出之前 , 预计未来测序产品和服务市场的增速为:测序服务>数据分析>仪器耗材;产业中游的测序服务商(测序服务+数据分析)有望畅享行业盛宴 , 助推产业持续繁荣 。
不同基因测序仪对耗材及试剂均有着各自特殊要求 , 基本是一一对应 。 因此我们认为 , 上游企业在破局测序仪器之时 , 亦可围绕耗材及试剂进行攻关 , 深化与科研院所、检验机构、各类型卫生机构等的合作 , 打造基因测序平台生态圈 。
除此之外 , 借助上游自身产业链优势、低成本资源 , 可适时向中游拓展 , 创造企业新的利润增长点 。
4.小型化、便携化将是基因测序仪未来形态
对比研究发现 , 一、二、三、四代基因测序仪的重量从近1000kg不断缩小至十几kg , 尺寸也缩短至十几cm大小 。 随着个性化医疗、医疗资源持续下沉、高端医疗服务加速普及 , 以及自我健康管理意识的深入人心 , 消费者对个性化医疗器械的需求将与日俱增 , 在新冠疫情冲击下 , 居家医疗或将渐成一种新形式 , 我们认为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 , 基因测序仪将会成为便携式“笔记本电脑”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