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晨陪孩子抓泥鳅,感受大自然的魅力,让人回归纯真本色( 二 )
有研究人员跟踪研究发现 , 与未接受森林教育的儿童相比 , 接受森林教育的儿童 , 在自信、注意力、学习热情、语言能力、行为习惯等多个方面表现更加突出 。
文章图片
这一点我在儿子身上得到了印证 , 我与先生经常会带着他出去探险 , 有时候会去沙漠 , 有时候会去爬山 , 有时候会去森林 , 比起其他每天上补习班的孩子 , 他综合能力发展更好 。 尤其是学习能力与兴趣方面更加突出 。 每一次走进大自然 , 他都会自己去探究 , 这一点很珍贵 。
文章图片
3、大自然教给孩子宝贵的精神品质
人与自然的和平相处是当代人必须学习的一课 , 只有学会真正的自然教育 , 这一难题才能迎刃而解 。 经常去大自然的孩子 , 他们懂得以尊重的态度去对待一朵花、一棵树 , 以及任何一条生命 。 这是一种对生命的尊重 , 对自然的敬畏 。 不需要怎么去培养 , 走进大自然他们就能学会 。
要知道 , 一个孩子懂得尊重、敬畏生命 , 自然会将这种好的品质带入生活中 , 这样使得他们能够更好的处理社会关系 。
文章图片
有人认为 , 孩子去大自然就是玩 。 没错 , 是玩 , 但此“玩”非彼“玩” 。 一般人带孩子玩耍会在楼下的小区、城市的公园、游乐场等地方 。
这些地方给家长提供便捷 , 只要带孩子去到那里 , 自然会有很多其他的小朋友一起玩 , 而父母只需要保证孩子“完好无损”即可 。
文章图片
这样的玩耍与走进大自然的玩是不对等的 , 在大自然中我们学习到的是生命与生命之间的尊重、学会的是生存的解锁能力、是感知生命力的伟大等 。 一百多年前 , 西方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家们就肯定了孩子“玩”的重要性 。
文章图片
“玩”出强大
玩 , 不是父母为了配合孩子成长所兑现的某项活动 , 而是需要在这个过程中 , 与孩子交流互动 , 互相合作 , 互相依靠 , 让孩子在玩中不仅感受到大自然所赐予的力量 , 也能感受到父母的力量 。
文章图片
在中国有一项大数据调查发现 , 只有5%的母亲说自己的孩子常常在大自然中探索 。 那么其他孩子呢?想必大部分在室内认真上课、学习 , 以此来积累更多的知识 , 考出更好的成绩吧?
这一点我认为 , 父母应该改变一下自己的教育观念 。 孩子的天性是“玩” , 束缚会让孩子失去天性 , 失去内在驱动力 。
苏联教育家阿莫纳什维利认为:儿童的灵魂不是一对无生命的建筑材料 , 实际上 , 儿童的灵魂是一种生气勃勃的精神、激情、改造和创造的力量 。
所以 , 应该多带孩子走进大自然玩 , 才能激发他们更多的热情与力量 。
文章图片
需要注意的一点是 , 玩不是瞎玩 , 而是有引导性的玩 。 如果带孩子去玩 , 你对孩子说“去玩吧” , 而自己当起了甩手掌柜 , 那么玩对孩子也就失去了意义 。
陪伴的意义在于 , 同孩子一起发现、探索、解决 , 这样才能让他们“玩”出强大!
做一个懂得陪孩子走进大自然 , 懂得如何陪孩子玩的家长 , 这要比不停督促孩子学习的家长 , 更容易教育出优秀的孩子!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马斯克给年轻人的忠告:这3个,孩子越早知道越好
- 婆婆|你对婆婆的不满,是因为她没有帮你带孩子吗?原来我们都想错了
- 孩子|真爱你的男人,一定懂得为你让两步!
- 现在的小两口为了给孩子一个更好的未来 孩子为啥喜欢奶奶家?不要怪孩子太“现实”,主要是这3方面原因
- 孩子|一个人成熟的标志:少言少语
- 我用这张图,启发孩子思考2022年梦想行动清单
- 孩子总是丢三落四,是受家庭教育影响,应培养孩子做事的计划性
- 孩子|有一种女人,婚后一个朋友都没有,活得凄凉,希望你不是
- 贵州|贵州男子将2个孩子捆绑在身欲跳楼,孩子大哭“警察救救我”
- “初中毕业咱就结婚” 孩子早恋后,家长应该如何正确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