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图刘医生|101岁老人在急诊科死亡,家属发飙:“我们给老人算命能活150岁”( 二 )


所以 , 医务人员与病人及家属应该是同一战壕里的同志 , 面对共同的敌人“疾病” 。 应该联起手来 , 共同努力 , 战胜病魔 。
患者及家属的信任和理解 , 可以让医生放开手脚 , 丢掉包袱 , 去尝试一切有利于病人的手段和方法 , 为病人争取最大的收益 。 相反 , 患者及家属的质疑、指责 , 会让医生畏手畏脚 , 长期以往也会让一个原本充满医学热情的大夫变得冷漠世故 。 试想 , 面对病情有个最优方案 , 但要冒风险 , 万一失败医生会面对无休止的投诉和官司缠身;还有一个次优方案 , 符合医学诊疗规范 , 谁也挑不出毛病 , 只能暂时缓解病情或者短时间延长患者寿命 , 不能让患者得到最大的受益 , 但是不用冒风险 。 设身处地的想一想 , 如果你是当事医生 , 站在客观的立场上 , 你会如何选择?
诚如文章开头的案例 , 患者家属坚持救活了 , 是算命先生算的准 , 病人死了 , 就是医生的责任 。
既然这么相信算命先生 , 为什么病情重了还要去医院就诊 , 去找那个算命先生岂不更好?极端的苛责和过高的期望 , 先入为主的推卸责任 , 最终的结果就是没有医生患者甘愿冒险去救你了 。
医患关系如果在这样不信任的环境中发展下去 , 医生未必是赢家 , 但患者肯定是最大的输家 。 医生为了明哲保身 , 会把很大的精力花在如何规避风险上 , 哪还能一心一意抢救患者?最终结果就是 , 医生碰到病重的患者 , 就按照诊疗规范来 , 不敢“越雷池半步” , 至于病情有无好转 , 都是患者自己的事了 , 我只要规规矩矩干好活就好 。
【心电图刘医生|101岁老人在急诊科死亡,家属发飙:“我们给老人算命能活150岁”】所以说 , 要医生甘愿为你冒险 , 请给他一个理由吧!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