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礼仪用语大全,再不保存就要失传了!
中国具有五千年文明史 , 素有“礼仪之邦”之称 , 中国人也以其彬彬有礼的风貌而著称于世 。
礼仪文明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 对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起了广泛深远的影响 , 其内容十分丰富 。
文章图片
头次见面用久仰 , 很久不见说久违 。
认人不清用眼拙 , 向人表歉用失敬 。
请人批评说指教 , 求人原谅用包涵 。
请人帮忙说劳驾 , 请给方便说借光 。
麻烦别人说打扰 , 不知适宜用冒昧 。
求人解答用请问 , 请人指点用赐教 。
赞人见解用高见 , 自身意见用拙见 。
看望别人用拜访 , 宾客来到用光临 。
文章图片
陪伴朋友用奉陪 , 中途先走用失陪 。
等待客人用恭候 , 迎接表歉用失迎 。
别人离开用再见 , 请人不送用留步 。
欢迎顾客称光顾 , 答人问候用托福 。
问人年龄用贵庚 , 老人年龄用高寿 。
读人文章用拜读 , 请人改文用斧正 。
对方字画为墨宝 , 招待不周说怠慢 。
请人收礼用笑纳 , 辞谢馈赠用心领 。
文章图片
问人姓氏用贵姓 , 回答询问用免贵 。
表演技能用献丑 , 别人赞扬说过奖 。
向人祝贺道恭喜 , 答人道贺用同喜 。
请人担职用屈就 , 暂时充任说承乏 。
文章图片
敬词
令 , 用于对方的亲属或有关系的人:
令尊:尊称对方的父亲;
令堂:尊称对方的母亲;
令郎:尊称对方的儿子;
令爱、令嫒:尊称对方的女儿;
令兄:尊称对方的兄长;
令弟:尊称对方的弟弟;
令侄:尊称对方的侄子 。
贤 , 用于平辈或晚辈:
贤弟:称自己的弟弟或比自己年龄小的男性;
贤侄:称侄子 。
文章图片
恭 , 表示恭敬地对待对方:
恭贺:恭敬地祝贺;
恭候:恭敬地等候;
恭请:恭敬地邀请;
恭迎:恭敬地迎接;
恭喜:祝贺对方的喜事 。
拜 , 用于人事往来:
拜读:指阅读对方的文章;
拜辞:指与对方告辞;
拜访:指访问对方;
拜服:指佩服对方;
拜贺:指祝贺对方;
拜识:指结识对方;
拜托:指委托对方办事情;
拜望:指探望对方 。
文章图片
奉 , 用于自己的举动涉及对方时:
奉达(多用于书信):告诉 , 表达;
奉复(多用于书信):回复;
奉告:告诉;
奉还:归还;
奉陪:陪伴;
奉劝:劝告;
奉送、奉赠:赠送;
奉迎:迎接;奉托:拜托 。
敬 , 用于自己的行动涉及别人:
敬告:告诉;敬贺:祝贺;
敬候:等候;
敬礼(用于书信结尾):表示恭敬;
敬请:请;敬佩:敬重佩服;
敬谢不敏:表示推辞做某件事 。
文章图片
贵 , 称与对方有关的事物:
贵干:问人要做什么;
贵庚:问人年龄;
贵姓:问人姓氏;
贵恙:称对方的病;
贵子:称对方的儿子(含祝福之意);
贵国:称对方国家;
贵校:称对方的学校 。
高 , 称别人的事物: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在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里 婆媳关系是一门哲学
- 中华文明 一个来自都丽的问题
- 聪明人打交道:“三不摸,三不问”,传统礼仪规矩你知多少?
- 中国是礼仪之邦 “人生有两饭不吃,上了菜的宴席,下了桌的酒”,你知道是什么意思?
- |广州元旦迎结婚高峰 倡导婚俗礼仪简约适度
- 天下雪景,还看中华名山
- 何中华 《雪中悍刀行》:人气最高的武侠配角,三少爷来了,白玉堂也来了
- 孔子曰:“不学礼 【做文明人 创文明城】文明礼仪伴我行之家庭礼
- 中华医学会 科普新动向,第三届愈见未来最美好心情科普短视频大赛结果揭晓
- 孝顺是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女儿患重病,只想拿回属于自己应得的一份很过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