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余生最好的状态:极简( 二 )


而当你沉迷于物质欲望时 , 只会在不停的索取中越陷越深 。 如此 , 人的心智 , 便会因为物欲而迷失 , 从而受困于物质的追求 , 而让自己的人生反受其累 。
陶渊明|余生最好的状态:极简
本文图片

03
心态极简
明代洪应明说:“矜名不如逃名趣 , 练事何如省事闲?”
崇尚名声不如逃避名声更有趣味 , 熟谙世事 , 怎如减省一事更为悠闲呢?
说到底 , 还是要学会过“减法”的人生 。
被后人称作“诗佛”的王维 , 44岁时在蓝田辋川修建自己的居所 。
《旧唐书》说 , 他“斋中无所有 , 唯茶铛、药臼、经案、绳床而已” 。
生活极简至此 , 正是王维极简的心态所致 。 而且 , 他常年素食 , 陪母亲礼佛诵经;闲来读书、画画;与朋友“携手赋诗 , 步仄径 , 临清流 。 ”
他在《积雨辋川庄作》写道:“山中习静观朝槿 , 松下清斋折露葵 。 ”他还可以写出“行到水穷处 , 坐看云起时” 。
王维拥有这样人生的境界 , 恰恰是他有一份极简的心态 。
简朴自然的生活 , 源于极简的心态 , 而极简的心态 , 则有助于我们正确看待生活的磋磨和波折 。
极简的心态 , 可以提升我们对身边事物的感知能力 , 慢慢达到通透的境界 。 让身在凡尘樊笼的我们 , 也能找到心灵的自由无垠 。 同时 , 也会合乎养生之道 。
陶渊明|余生最好的状态:极简
本文图片

04
结语
曾国藩说:“既往不恋 , 当下不杂 , 未来不迎 。 ”
过去的 , 不必再留恋;专注做好当下 , 不必忧虑未来 。 这正是对极简的最好诠释 。
愿意烧毁所有的记忆 , 梦才会透明;愿意扔掉所有的昨天 , 脚步才会轻盈 。 而层次越高的人 , 越懂得朴素和极简的力量 。
愿你我从此“极简” , 手鞠明月 , 袖挽清风 , 活出余生最好的状态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