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


父母|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
本文图片
顺父母
古人云:“百善孝为先 , 论心不论行 。 ”
就是说 , 评价一个人是不是真正的孝顺 , 要看他是怎么想的 , 看他的孝顺是不是发自内心的 , 而不是看他怎么做的 。
一个百万富翁让父母住最贵的养老院 , 穿最好的衣服 , 吃最好的东西 , 却从来不看望他们一眼 , 他所做的一切离孝顺还差得远 。
孔子认为如果仅仅只是“能养” , 也就是在物质上赡养 , 那还不是孝 , 孝的关键在于“敬” , 发自内心尊重父母 , 随顺他们的心意 。
父母|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
本文图片
同时 , 孔子又强调 , 孝顺最难的是“色难” , 也就是对父母保持愉悦的脸色 。 好的态度最能反应真实的孝心 , 是父母最需要的 , 对于子女来说 , 大概也是较难做到的 。
时刻都保持愉悦的态度 , 真的不是很容易的事情 。 我们可能有工作的压力 , 有孩子在烦着 , 有种种事情带来的坏情绪;父母跟我们又有很多观念上的差异 , 有很多事情需要我们向父母反复解释 , 父母对我们往往也有过多的关心询问和建议……
有时候 , 给父母买点东西、花点钱容易 , 但要想讨得他们顺心 , 还真有点难 。
其实 , 孝顺的“顺” , 并不意味着完全服从和顺应父母的意思 , 它只是提醒我们 , 也许父母看上去都很有能力 , 还在做很多事情 , 身体也很健康 , 但是出于自然规律 , 年老的父母会有一些变化 , 人到老年 , 容易变得更情绪化 , 老人自我调整情绪的能力是会退化的 , 老人更敏感 , 更容易悲观……
父母|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
本文图片
这个时候 , 对父母要灵活地“顺” 。 对父母的生活 , 最好不横加干涉;对他们的心愿 , 应极力促成 。 日常生活中应“顺眉顺眼” , 尽量不惹他们生气 。 和父母意见不同时 , 不要针对事情 , 而是要针对他们的情绪 , 耐心说服 。
就算我们年龄很大了 , 父母还是会把我们当成让他们操心的少年 , 我们不要掉进这个角色 , 而是要反过来 , 学会“哄”父母开心 。
所以说 , 孝顺不仅仅是给父母吃的、穿的 , 过节去看看 , 生病时慰问一下就完成任务了 , 它更体现在与父母相处的点滴细节 , 要努力做到“顺” , 顺在观念相通 , 顺在态度和气 , 顺在心情愉快 。
父母|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
本文图片
安自己的
不要以为孝顺父母只是一种奉献 , 其实孝顺父母更是一种受益 。
孝顺父母是自然而然的天伦之乐 , 孝顺父母其实是在安我们自己的心 。
司马迁说:“父母者 , 人之本也 。 ”
父母在的地方 , 就是我们出发的起点 , 无论岁月怎么无情 , 环境如何改变 , 父母都是我们生命永恒的源泉 。
父母在 , 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 , 人生只剩归途 。
父母在 , 我们可以孝敬他们 , 可以环绕在他们身边 , 还可以做一个他们眼里长不大的孩子 , 感受那份永远不会苍老的父爱母爱 。
父母|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
本文图片
父母最大的心愿就是让子女健康快乐、事业有成 。 因此 , 我们好好工作 , 健康生活 , 打拼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 , 让他们少些担心 , 少些牵挂 , 也就是孝顺父母 。
时代的车轮轰然碾过 , 我们都行色匆匆 , 忙忙碌碌 。 但无论何时何地都不要忘记 , 亲情是我们最温暖的港湾 , 父母是我们最坚实的依靠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