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八大家训,这才是真正的贵族教育!


康熙八大家训,这才是真正的贵族教育!
文章图片
康熙一生兢兢业业 ,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都十分认真 , 可谓耗尽心血和精力 。 此外 , 他对家教非常重视 , 所施行的方法也比较成功 , 从他之后即位的雍正、乾隆等有作为的皇帝身上 , 可以看到其家教思想的影响 。
康熙平时在宫中经常给皇子皇孙以教诲 , 雍正即位后对康熙的家训加以追述 , 并整理汇编成《庭训格言》 , 共246则 。 今天我们摘取《庭训格言》中的八条精华 , 不管是对教育子女还是提升自我修养 , 都能从中得到许多有益的教诲 。
康熙八大家训,这才是真正的贵族教育!
文章图片
1、怀善念、行善事 , 最能安详平和
训曰:凡人处世 , 惟当常寻欢喜 , 欢喜处自有一番吉祥景象 。 盖喜则动善念 , 怒则动恶念 。 是故古语云:“人生一善念 , 善虽未为而吉神已随之;人生一恶念 , 恶虽未为而凶神已随之 。 ”
康熙八大家训,这才是真正的贵族教育!】译文:人活在世上 , 应当追求内心的喜悦安详 , 内心的喜悦安详是一种非常美好的境界 。 心中充满喜悦 , 就会产生善良美好的念头;心中充满愤怒 , 就会产生凶险恶毒的念头 。 所以 , 有句古话这样说道:“一个人只要产生一个善念 , 即使还没有去付诸实践 , 吉祥之神已在陪伴着他了;如果他产生了一个恶念 , 即使还没有去做恶 , 凶神已经跟上他了 。 ”
欢喜和善念 , 在我们身上所起的作用非常大 。 “人有善念 , 天必佑之 , 福禄随之 , 众神卫之 , 众邪远之 , 众人成之” 。 我们自己应该也有这样的感受 , 人有了善念 , 身心都会轻快欢喜;人有了恶念 , 心中就会充满愤怒怨恨 。 人活在世上 , 应当追求内心的喜悦安详 , 而达到这种美好境界的最好方法莫过于怀善念、行善事 。
康熙八大家训,这才是真正的贵族教育!
文章图片
2.慎独是人生的至高境界
训曰:《大学》《中庸》俱以慎独为训 , 是为圣第一要节 。 后人广其说 , 曰:“不欺暗室 。 ”所谓暗室有二义焉:一在私居独处之时 , 一在心曲隐微之地 。 夫私居独处 , 则人不及见;心曲隐微 , 则人不及知 。 惟君子谓此时 , 指视必严也 , 战战栗栗 , 兢兢业业 , 不动而敬 , 不言而信 , 斯诚不愧于屋漏 , 而为正人也夫!
译文:《大学》《中庸》都把一人独处时也能谨慎不苟作为训诫 , 这是古代圣贤视为第一重要的要节 。 后人把它引申解释为“不欺暗室” , 也就是在别人见不到的地方 , 也不做那种见不得人的事 。 所谓暗室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一是指一个人内心深处的隐秘 。 当一个人独处时 , 别人就看不到他的言行举动;深藏隐秘的内心深处 , 就使别人很难了解和看清楚 。 只有那些有德行的君子才能认识到 , 在这种时候 , 尤其要严格注意自己的言行和思想 , 事事谨慎小心不越礼法 , 时刻保持警惕;即使任何事都不做 , 也保持一种令人恭敬的态度;即使什么也不说 , 也使人感到可以信赖;这才真正是不欺暗室的正人君子!
慎独就是在没有别人在场和监督的时候 , 也能够严格要求自己 , 不做违背良心、表里不一、没有素质的事 , 任何时候都绝不放松对自己的要求 。 南宋陆九渊说:“慎独即不自欺 。 ”慎独之时 , 人主要面对的是自己 , 是与自己的内心赤膊相见 。 能做到慎独的人 , 是战胜了自己的人 。 老子言:“胜人者有力 , 自胜者强 。 ”能自胜 , 才称得上强大;内心强大 , 才是真正的强大 。 这是一种能力 , 也是一种境界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