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随着岁月的磨砺 , 父亲的形象慢慢柔软起来 , 开始变得慈祥和善 。
人老了 , 脾气会变好 , 子女心中有欣慰 , 也有感伤 。
父亲成全了我们 , 可是他却永远觉得是对我们的亏欠 。
本文图片
5. 吴冠中《父爱之舟》
读初小的时候 , 遇上大雨大雪天 , 路滑难走 , 父亲便背着我上学 。 我背着书包伏在他背上 , 双手撑起一把结结实实的大黄油布雨伞 。
第一学期结束 , 根据总分 , 我名列全班第一 。 ??这对父亲确是意外的喜讯 , 他接着问:“那朱自道呢?”父亲很注意入学时全县会考第一名的朱自道 , 他知道我同朱自道同班 。 我得意地、迅速地回答:“第10名 。 ”
送我去入学的时候 , 依旧是那只小船 , 依旧是姑爹和父亲轮换摇船 , 不过父亲不摇橹的时候 , 便抓紧时间为我缝补棉被 , 因我那长期卧床的母亲未能给我备齐行装 。 我从舱里往外看 , 父亲那弯腰低头缝补的背影挡住了我的视线 。 后来我读到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时 , 这个船舱里的背影便也就分外明显 , 永难磨灭了 。
小编说:
父亲是我们最坚强的后盾 , 小时候父亲就是无所不能的神 。
在他身边 , 我们总是安心踏实 。
即使是不擅长的事情 , 他也总是会替我们做好 。
他让我们没有后顾之忧 , 鼓励我们向前 ,
6. 贾平凹《祭父》
父亲安睡在灵床上 , 双目紧闭 , 口里衔着一枚铜钱 , 他再也没有以往听见我的脚步便从内屋走出来喜欢地对母亲喊:“你平回来了!”也没有我递给他一支烟时 , 他总是摆摆手而拿起水烟锅的样子 , 父亲永远不与儿子亲热了 。
守坐在灵堂的草铺里 , 陪父亲度过最后一个长夜 。 小妹告诉我 , 父亲饲养的那只猫也死了 。 父亲在水米不进的那天 , 猫也开始不吃 , 十一日中午猫悄然毙命 , 七个小时后父亲也倒了头 。 我感动着猫的忠诚 。 我和我的弟妹都在外工作 , 晚年的父亲清淡寂寞 , 猫给过他慰藉 , 猫也随他去到另一个世界 。
后来他预感到了自己不行了 , 却还是让扶起来将那苦涩的药面一大勺一大勺地吞在口里 , 强行咽下 , 但他躺下时已泪流满面 , 一边用手擦着一边说:“你妈一辈子太苦 , 为了养活你们 , 舍不得吃 , 舍不得穿 , 到现在还是这样 。 我只说她要比我先走了 , 我会把她照看得好好的??往后就靠你们了 。 还有你两个妹妹??”
母亲第一个哭起来 , 接着全家大哭 , 这是我们唯有的一次当着父亲的面痛哭 。
按照乡间风俗 , 在父亲下葬之后 , 我们兄妹接连数天的黄昏去坟上烧纸和燃火 , 名曰:“打怕怕” , 为的是不让父亲一人在山坡上孤单害怕 。 冥纸和麦草燃起 , 灰屑如黑色的蝴蝶满天飞舞 , 我们给父亲说着话 , 让他安息 , 说在这面黄土坡上有我的爷爷奶奶 , 有我的大伯 , 有我村更多的长辈 , 父亲是不会孤单的 , 也不必感到孤单 , 这面黄土坡离他修建的那一院房子并不远 , 他还是极容易来家中看看 , 而我们更是永远忘不了他 , 会时常来探望他的 。
小编说:
父亲总是不善表达 , 他们对子女的爱不逊于母亲 , 但却总是缄默 。
岁月渐长 , 儿女在外 , 父亲的孤独无处可诉 , 唯有一只猫儿相伴 。
他心里挂念 , 挂着老伴 , 挂着子女 , 但是却不愿表达 。
总是等到最后 , 等到他孤零零地躺在那里 , 我们才感受到他的孤独 , 感受到他的不舍 , 感受到他内心的牵挂和苦楚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大圣在吴承恩的笔下 一个居于神界之人,在这里回到了凡尘的烟火中
- |看了2009年的高考满分作文,谁能不联想到宝玉笔下的《姽婳词》呢
- |喜欢你我也是3:10位嘉宾7个emo,为什么这三位可以“保持清醒”
- 新冠疫情历经两年多的盘旋与纠缠 绮丽多变 准确鲜明”—陈持平笔下的雪景
- 丈夫|招待10位来家里做客的朋友,女主人哭诉:“再也不请客了”
- |越剧丑角名家郑采君去世,次子邵永平忆“丑妈”三两事
- 麦穗|“名家名作”张洁|拣麦穗
- |京剧名家童祥苓:人生曲折,提到妻子有内疚,晚年为两个儿子操心
- 有人问我 我的笔下有爱情的美好,有相思的煎熬也会引起当下纠结的感情
- 落笔下离别 岁月渡人老,人事学成长。付出的代价,唯有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