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真菌学研讨会会议纪要( 二 )


医科院皮研所郭宁如教授作了“念珠菌病的发病机理及有关因素”的报告,她认为:念珠菌是人类皮肤、粘膜,尤其是肠道中的常驻菌之一,一般不致病,其由不致病转向致病的主要原因有:机体方面:1皮肤、粘膜(包括肠粘膜)的破坏,增加了念珠菌入侵的机会;2机体防御机能的紊乱,尤其是血中性粒细胞的降低,减弱了对入侵后的念珠菌的吞杀力,据研究如中性粒细胞< 1000/mm3 1周,真菌血培养的阳性率可达80%;3机体发生各类基础病,如白血病、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及器官移植而大量应用各类抗生素、免疫抑制剂、激素是引起念珠菌发病的重要诱因 。在真菌方面:1菌群紊乱,念珠菌大量繁殖(达数10倍),并产生大量毒素;2菌相变化,大量孢子相转为菌丝相及分泌多种蛋白酶增加其入侵组织和破坏组织的侵袭力 。
在研讨会上,还有一些专家、教授及青年医师应邀作了专题学术报告,这些报告有:上海长征医院皮肤科梁晓波的“酵母菌的特征与鉴定”;上海华山医院章强强副主任技师的“病原菌的菌种调查及分析”;上海瑞金医院皮肤科汤红医师的“瑞金医院1995~1997年院内真菌感染流行病学调查”;医科院皮研所沈永年主管技师的“皮研所1993~1998年皮肤科专科病房院内感染调查”,医科院皮研所张国毅副主任医师的“甲真菌病的系统与局部综合治疗”等 。从以上各位医师的报告中可以看出,近10年来致病真菌菌种较以往有了很大的变化,如酵母菌、白念珠菌、霉菌的感染在逐年增加,深部真菌病的发病率也有不断上升的趋势,在深部真菌中,白念珠菌较以往增多,占据了相当的比例 。另外,新生隐球菌感染也有增长的趋势 。近年来由于城市宠物热不断升温,亲动物性的犬小孢子菌感染病例也在不断的增多,其主要引起的有白癣及体癣 。因特网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信息网 。
【医学真菌学研讨会会议纪要】 值得提出的是,这次研讨会始终是在充满学术、民主、友好的气氛中进行的,大会上有老专家、老教授的精彩报告,又有年轻医师的大胆提问和发言,各位专家精辟的、有价值的报告,从理论上丰富了真菌学的内容,10年致病真菌菌种消长的动态变化的研究,对于今后的临床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