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门”是人体中非常重要的部分,肾主水而藏精,为人身原(元)阴之处(物质);命门主火而升发,为人身原(元)阳之处(机能) 。元阴是先天的真水,元阳是先天的真火 。二者相互关系是阴阳互根、水火相济,只有阴阳水火互相作用,才能产生真元之气 。真元之气不仅是人的生命动力,又是人身生化的源泉 。相对来讲,元阳比元阴更为重要,这是因为有一分阳气在,即不会死亡;衰亡的规律,也总是先亡阴后亡阳,可见“命门”真火在人体中的重要性 。正因如此,所以《难经》认为它是五脏六腑、十二经脉生理活动的根本 。如《难经·第八难》很明确地指出:“十二经脉者,皆系于生气之原 。所谓生气之原者,谓十二经之根本也,谓肾间动气也,此五脏六腑之本,十二经脉之根,呼吸之门,三焦之原 。一名守邪之神 。故气者,从之根本也 。根绝则茎叶枯矣 。”这一段文字是说,人体所有的“十二经脉”都是属于“生气之源”的,所谓“生气之源”,就是十二经的根本,也是指两肾之间的“动气” 。这是五脏六腑的基本,十二经脉的根源,呼气与吸气的枢纽,三焦气化的发源地,又可以称为“守邪之神” 。这里面说的“生气之原”是生命动力的根源;“肾间动气”指两肾之间所藏的生气,水火相济(真水与真火)所发生的动力;“呼吸之门”的“门”是指门户,门户有开合出入的作用 。“呼吸这门”,就是管理呼吸之气开合出入的枢纽,是重要之门户 。“命门”有引肺气下降,推肺气上升的能力,吸气不能向下至肾在病理上是个重候,为肾不纳气的病理机制,在临床表现多为动则气喘,呼多吸少,不足以息的极度缺氧状态 。在练功行气的过程中,上胸下腹气的引伸最为明显,《难经·第四难》讲:“呼出心与肺,吸入肾与肝”,正是说明呼吸上下的引伸问题 。“三焦之原”就是指三焦气化的发源地,借“命门”的热力才有三焦的气化 。“三焦”是中医学一个特有之腑的名称,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器官 。“焦”为焦点,有火、热的能量,有蒸发、传导、通调、运化等作用 。“三焦”分属在胸腹部位,是水谷出入的道路,其经脉布膻中,散络心包,总司人身的气化活动,具有疏通水道的功能 。在维持水液代谢平衡方面,它是一个很重要的器官,为六腑之一 。由于“三焦”所辖部位过大,涉及到各个脏腑功能,因此有上、中、下的划分 。中焦,相当于中脘部位,中脘以上为上焦,中脘以下为下焦 。从整体看,三焦可以“主持诸气”,所谓“主持诸气”,也就是三焦在人体上下内外发挥气化作用,而三焦所以能够发挥气化作用,那是因为有命门真火的动力 。什么是“气化”呢?气化,泛指阴阳之气化生万物 。在人体则指生理性的气机运行变化 。如脏腑的功能、气血的输布、经络的流注等 。又专用于概括某些器官的特殊功能,如三焦对体液的调节称“三焦气化”,膀胱的排尿功能称“膀胱气化” 。如在《素问·灵兰秘典论》:“膀胱者……气化则能出矣 。”就是讲膀胱的气化功能 。前面谈的“守邪之神”的“守邪”是预防病邪侵袭的意思,这里的“神”是指人体防御外部侵袭的能力 。肾气充盛,命门火旺,真气存内,则外邪是不能侵犯的 。“故气者”的“气”即指真气而言,是人的生命根本 。生命的根本没有了,则根绝叶枯,生命也就熄灭了 。所以说“根绝则茎叶枯矣” 。在气功的锻炼过程中始终注意的集中问题就是真气,气功的行气最根本的目的就是使人身的真气加强,从而取得延年益寿的效果 。所以《素问·上古天真论》中云:“故合于道,所以能年皆度百岁 。而动作不衰” 。以上所谈的是与养生之道相合,掌握了养生之道,就能寿高百岁而动作不衰老,“合于道”能够“皆度百岁”,如不“合于道”,则“年半百而动作皆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