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相亲找对象与自由恋爱,哪种方式组建的家庭更抗风险?( 三 )


婚姻|相亲找对象与自由恋爱,哪种方式组建的家庭更抗风险?
本文图片

《厕所英雄》(Toilet - Ek Prem Katha2017)剧照 。
1989年 , 马克·罗森茨魏希与奥德·斯塔克(Oded Stark)在一项研究中 , 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印度农村的父母通常将女儿外嫁很远 , 尤其是收入低、产出波动又大的农村家庭 , 更倾向于让女儿外嫁到远方 。 此外 , 他们还发现 , 在自然灾害发生时 , 有女儿外嫁远方的家庭受影响较小 。 这些现象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显然不是为了提高生产率 。
一般认为 , 在低收入国家 , 从乡村迁入城市是为了提高收入 。 然而 , 根据1981年印度人口普查数据 , 从乡村移居城市的净人口仅占总人口的2.2% , 而乡村之间的迁移则占总人口的30% 。 其中 , 80%永久迁居的女性是因为婚姻搬离家乡 , 婚姻迁居是人口流动最主要的模式 。 马来西亚也有类似的情况:迁居的女性中 , 69%是因为结婚 , 只有13%的男性在结婚时迁居他乡 。
另一方面 , 收入风险的空间性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特征 , 意思是一地发生灾害 , 另一地未必同时遭遇同样的灾害 。 罗森茨魏希和斯塔克计算得出 , 在印度农村 , 两村庄间的距离每增加100公里 , 两地降雨量的相关性就降低0.073(下降18%) , 收入相关性降低0.083(下降49%) , 工资相关性降低0.038(下降7%) , 距离对村庄间经济状况相关度的影响显而易见 。 这给农民跨地区分散风险提供了机会 。 问题是 , 在存在契约风险、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情况下 , 人们怎么实现跨区分散风险呢?由谁跟谁进行这种跨期交换呢?传统社会没有正规保险公司或其他金融机构 , 所以必须寻找其他方式 。
答案在于联姻 , 通过把女儿嫁到远方村庄建立跨期互助关系 , 尤其是那些本来有亲族关系的村庄 。 这样做的优势之一是 , 利用亲族关系 , 最小化跨期交换的建立成本和执行成本 , 特别是信息成本;优势之二是 , 能实现多样化互利 , 张三家的女儿嫁到李四家 , 一方面女儿今后会给娘家送一些财物和收入 , 另一方面在发生意外时 , 张家和李家会进行互助 , 帮助彼此平滑消费波动;优势之三是 , 张家和李家所在的村庄间距离越远 , 联姻带来的消费保险效果越好 。 婚姻可以提升风险应对力 。
婚姻|相亲找对象与自由恋爱,哪种方式组建的家庭更抗风险?
本文图片

《他和她的故事》(Ki & Ka2016)剧照 。
罗森茨魏希和斯塔克收集了1975—1984年间三个印度村庄的数据 , 这些村庄的农业产出风险很高 , 产出的跨期波动相当明显 , 收入不稳定是农民一直面对的挑战 。 从家庭构成看 , 108户人家中只有8位家长来自外地(在外地出生) , 然而94%的已婚女性非本村出生 , 49%的家庭里的已婚妇女超过2个 , 其中只有2户的媳妇来自同一村落 。 这说明外嫁女儿、娶外地媳妇是村庄社会的普遍传统 。 样本中 , 婆家村庄与媳妇出生地间的平均距离为30公里 , 其中最远的距离为47.7公里 , 收入的空间相关性受距离的影响程度大约为63.8% , 这表明跨区婚姻能帮助降低风险 。
他们的计量结果证明:每多1个外嫁女儿 , 收入下降对食物消费的影响会削弱15%;每多1个外嫁女儿 , 接受其婆家转移财富的概率增加75% , 而每多1个媳妇 , 接受她娘家转移财富的概率增加46%;相较而言 , 在跨区婚配中 , 女方家庭比男方家庭能获得更多的避险收益;已婚女儿与娘家村庄的距离每增加1个标准差(60公里) , 收入波动对食物消费的影响会减少6% 。 因此 , 远距离婚姻对降低消费风险有显著的贡献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