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被戳到,又没有完全被戳到( 二 )


当然 , 所有的共鸣都有疗愈的作用 , 可以在你没有拓展边界时 , 给予认同的力量 。 我写下这些文字 , 也并非否认每个人的自我价值 , 而是另一种疗愈的方式:
你所纠缠的不被理解与接纳 , 都不是矫情 , 只是自我认知的过程;你所经历的痛苦挣扎 , 都会以水到渠成的方式得到和解 。
但是这剧对年轻的爱恋还是更新得挺好的 , 没有矫饰 , 鼓励直给 , 甚至提倡死缠烂打的终极手段 。
里面有个概念很有意思 , 小妹给具先生表白不说「爱我吧」 , 说的是「崇拜我吧」 。
父母|被戳到,又没有完全被戳到
本文图片

崇拜是个铁布衫 , 让爱里那些机关算尽的若即若离 , 都失去了功用 。
你不理我 , 没事 , 反正我崇拜你 , 你怠慢我 , 没事 , 反正我崇拜你 。 你不爱我都没事 , 我崇拜你呀!
崇拜让爱比自尊更重要了 。
而且 , 这是一种鸵鸟式的爱恋 , 看起来是自欺欺人的莽撞 , 但其实很轻松 。 当一个人可以决定自己在爱里付出的程度 , 那么她已经把主动权都掌握在了自己手里 , 全然不会被反馈与拒绝弄得患得患失 。
死皮赖脸好适合「疫情时代」的爱恋啊 , 就像容祖儿唱的那样:「明年保了寿命 , 谁说一定有伴侣与东京」 。 反正日子已经过到头了 , 不如给自己找点有趣的锚点 。
并且 , 看到上海小伙子为了给女朋友看病 , 在外流浪了7天 , 就觉得 , 爱情与灾难可以是一个正比的关系 , 巨轮的冷峻更衬出相依为命的璀璨 , 每个平凡的人都可以创造一段「倾城之恋」 。
爱情由人发起 , 但又远远超出人的渺小 , 分子的聚合在某种环境下 , 可以产出核能 。
这部剧还有一点戳到我的 , 是关于东亚复合家庭的令人窒息 , 一家人在家相对无言中 , 默默吃饭 , 默默干活 , 默默睡觉 , 路上遇到也当作空气 。
父母|被戳到,又没有完全被戳到
本文图片

爸爸是权威 , 要和他说点什么要做很久的心理建设;妈妈的意见基本用阴阳怪气的方式表达出来 。 最好笑是爸爸拒绝了二哥承包超市的财政请求后 , 妈妈还要冲出来讽刺二哥:要不然我给你吧 , 我离了婚就有3亿韩元了 。
但是爸爸妈妈对外人又是另一幅面孔 , 爸爸面对蛮横的客户 , 碰一鼻子灰咽下;妈妈对来打工的具先生赞不绝口 , 嘘寒问暖 。
中国父母会称孩子为「讨债鬼」 , 其实「讨债」是相互的 。 前世五万次的回眸 , 换来今生锁死掐架 。
但是很奇怪的是 , 很多孩子与父母和解 , 就是看到了父母在外面装孙子的一面 , 有了一些看似为对方开解 , 实际上给自己告慰的心酸:原来强势的父母也有弱势的一面 , 他们也不容易 。
于是就有了莫名其妙的负罪感 , 好像是自己造成了父母忍辱负重的两面 。 这也就是为什么 , 小妹不喜欢自己的家人 , 却依然是家里最乖最会干活的人 , 她觉得自己「被困住」 。
更奇怪的是 , 正因为东亚家庭这种爱恨交缠的复杂关系 , 玻璃渣子里捡糖吃的沿袭 , 让父母与子女的牵绊更深 。
剧里面一个路人甲说了一句话:他们都这样了 , 我们还想家 , 人真是好奇怪的动物 。
我猜想 , 可能是因为这种氛围容易激起人性里的恶 , 而我们长大后环顾四周 , 也只有在原生家庭才能尽情释放这一面吧 。
并且 , 亲情不像爱情友情 , 世界上其他关系都可能会在低谷绷断 , 但亲情不会 , 因为它还有一条附着的血脉线 , 韧性强 , 勾连深 , 你不得不在生活某些具象的时刻面对它 , 重续它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