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我们 , 一方面憧憬自信独立的女性形象 , 一方面却仍受限于从小受到的传统社会对于女性的规训 。 儿时的我们被教育不要为自己的成就沾沾自喜 , 青春期的我们习惯了自我怀疑 , 而成年后的我们又要为自己不够强大自信而自卑 。
站在时代的过渡期 , 我们有时不得不“既要又要”:你要大胆又羞怯;要充满野心又谦逊温和;要性感又端庄;要自信又内敛 。
这些彼此矛盾的要求给女性带来了很多困惑 。 一方面 , 环境的变化让女性开始渴望建立更有力量的自我形象 , 另一方面 , 我们所处的环境尚未停止剥夺女性的力量 。
本文图片
“坏女孩”与“girls help girls”的陷阱
有很长一段时间 , 我感觉自己挺邪恶的 。 跟其他女孩子相比 , 我不够温顺 , 脾气暴躁 , 还胜负心特别强 。 我不喜欢谦虚 , 也不愿意为了别人让渡自己想要的东西 。
我从来不因为觉得自己“坏”或“邪恶”而感到自卑 , 甚至 , 这种坏让我感觉很有力量感 , 很自在 。
书中 , Simmons有个有趣的观察——并不是所有的女孩都如前文描述的那样避讳表达自己的攻击性冲动 。 有些女孩的攻击性非常地直接 , 她们不掩饰自己的愤怒 。 她们往往被贴上“坏女孩”的标签 。 尽管这个标签给了她们展露攻击性的自由 , 代价却是被社会边缘化——只有承认自己是糟糕的女性 , 才能获得本就该属于她们的自由 。
如今 , “坏女孩”一词对于很多女性而言是赋能的 , 包括英文俗语中也习惯用“bad bitch”来指那些独立强大的女性 。 我们并不需要抗拒这些称呼 , 但与此同时我也希望每个女孩都多想一个问题:Why do we have to be bad to be powerful?为什么“好女孩”不能是充满力量的呢?这也是girls help girls可能存在的一个陷阱——在girls help girls的语境中 , 女性与女性之间似乎只能彼此友好相爱互相支持 , 仿佛只有这样 , 才能体现最“美好”的女性关系 。
可是 , 就好像女性不该只是“美好”的 , 我们也要警惕对于女性关系过于“美好”的描绘 。
这并不是说我们需要停止“girls help girls”的口号 , 而是我们应该看到这个口号背后更包容的含义——“girls help girls”不应该仅仅局限于温柔对待彼此 , 更应该是鼓励彼此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愤怒、胜负欲、攻击性——这些情绪只有当我们不得不隐藏它的时候 , 才是有害的 。
允许竞争、矛盾、甚至嫉妒的存在 。 允许愤怒的表达 。 允许女性不那么美好 , 也允许女性关系有时不那么美好 , 或许反而更能给予女性力量 。
本文图片
KY作者说:
关于开篇我提到的那个朋友 , 那天聊完她的工作 , 又漫无目的地聊到了很晚 。 我们聊了过去 , 聊了未来 , 聊了她在学校是如何被自己最好的朋友孤立 , 被其他女生荡妇羞辱 , 也聊到我们彼此都经历过一段不愿信任女性的时期 。 她很坦白:以后也许我可以(重新信任女性) , 可我暂时还做不到 。
身为女性 , 却不信任女性 。 这件事听起来或许让人不快 , 或许让人悲哀 。 Simmons的书中有不少女性在那些霸凌经历发生后的十几年 , 依然放不下对其他女性的敌意 。 但也有女性依然愿意相信女性关系所拥有的力量 。
当我们讨论女性关系时 , 经常把“girls help girls”和“girls hate girls”作为两个矛盾的事实对立起来 , 试图用前者驳斥后者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父母|夜读丨懂得包容父母,是真正的“孝顺”
- 皇太极|重温《孝庄秘史》:那件“被扯烂”的衣服,已说明皇太极不爱大玉儿
- |要坚信,老天要“收拾”一个小人,往往会给出这几点暗示
- 宁泽涛|“泳坛美男”宁泽涛:职业生涯坎坷有泪,遗憾退役后现状如何?
- 八卦|人老了,活好“这个字”,晚年享福气
- |90后北大“韦神”再上热搜:人生真正的丰厚,一定是素与简
- 阴丽华|“男人无性,寸铁无钢。女人无性,烂如麻糖”,古话你理解对了吗
- 婆婆|等这届儿媳妇变成婆婆后,从此就没有“婆媳矛盾”了,你信不信?
- 亲戚|原来,以下几种“关系”,会拖累你的中晚年,狠心翻脸才算成熟
- |开馆仅10余天,千年遗迹成“告白墙”,网友怒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