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短片|什么是自恋型人格障碍(NPD)

▲ 点击播放视频 ▲
我们经常听到有人用“自恋”一词来形容自己或他人 。
实际上 , 病理性自恋并不只是自我膨胀那么简单——它是一种非常严重的心理障碍 。
而为什么某些人那样痴迷于自己 , 实际是内在的深层病因在驱使着他们 。
自恋这种现象在古希腊时期就被人们所认识 。 水仙花的故事相信大家都听过:
俊美少年Narcissus看到水中的倒影 , 被自己的美貌所打动 , 于是爱上自己的倒影无法自拔 , 不愿离去 , 最后枯坐死在了湖边 。 死后化身为水仙花仍留在水边守望自己的影子 。
一直到1980年 , 美国心理协会(APA)才承认自恋是一种病理性障碍 。
今天 , 估计人群中有1%的人患有自恋型人格障碍(Narcissistic personality disorder)简称NPD , 专家还相信有许多患有此障碍而未被确诊的人 。
随之带来的问题是 , 这种精神疾病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增加 。
|心理短片|什么是自恋型人格障碍(NPD)
本文图片

自恋不仅仅是自我
自恋者在某些领域虽然有积极的一面 , 但另一方面 , 也可以让身边的人感觉危险、鲁莽、自我毁灭和无趣 。
《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这样描述NPD:
NPD的普遍心理特征是浮夸、渴望赞美、缺乏同情心、拥有特权感、妄自尊大、嫉妒 。
其他显著的表型特征包括人际关系的疏远和回避、不安全感、脆弱、敏感、羞耻倾向 。
在精神病医学中 , 众多临床病例总结分析得出 , NPD的典型特征:
难以和任何人建立真正的关系 , 他们的内心世界中只有自己 , 而且有些偏执地认为自己的一切都是好的 。
未婚者义无反顾的坚信自己无论从外貌、能力还是思想上都是最好的 , 已婚者坚信自己的孩子是世界上最聪明、最智慧、最漂亮的 。
而且在他们的生活范围内 , 和他们有关系的东西 , 无论是他们的生活、工作用品 , 还是他们的配偶等都必须遵从他的安排 , 否则就会被他们马上否定或者抛弃 。
他们最大的痛苦 , 不是和别人建立不了关系——因为在他们内心没有别人的位置 , 而是当现实不能满足他们的自恋和控制欲的时候 , 他们难以面对“自我否定” 。
这是对他们来说最大的痛苦和打击 , 有一种感觉就是:
一旦自己被否定 , 就意味着自我世界的崩溃 , 随之而来的恐惧和焦虑让他们手足无措、甚至绝望 。
|心理短片|什么是自恋型人格障碍(NPD)
本文图片

某种程度上和养育有关
在撇开神经数据的前提下 , 心理学家用精神分析学(psychodynamic)来解释 , 尤其是从“归咎于你父母”的角度 。 而事实上 , 似乎真有一些实证依据支持这种说法 。
在综合分析NPD患者早期的经历之后 , 医生发现:在0-3岁的时候 , 这些人都没有得到很好的呵护 。
有的是一直被保姆带大;有的是被父母中的一方带大 , 但是记忆中负责带他的这一方父母又给他很多负面的记忆;有的是直接被送往祖母或者外祖母身边 , 但是这些人又没有很好的承担起“代理父母”的责任 。
也就是每个人的0-3岁都是在痛苦、缺爱、渴望温暖中度过的 。
用精神心理学的理论来分析:
个体的早期经历尤其是0-6岁时期的经历 , 在个体后期的成长和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 而在0-3岁时期 , 恰恰是获得安全感和依恋感的重要阶段 , 尤其是从重要他人--养育者那里获得安全感和依恋感 , 让个体能够顺利的和他人建立关系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